为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杭锦旗按照“一二产互补,一三产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盐碱弃耕地、盐碱水域,发展“上粮下渔”综合立体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现代化渔业,成效显著。
2021年以来,杭锦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持续推广渔业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养殖规模、品种、技术、品牌等整体水平位居全区,全市前列。一是依托渔农科技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沿河4镇,推广南美白虾“1+2+3”养殖模式(即10天内完成虾苗淡化,20天内完成虾苗标粗,30天内养成成虾上市销售)2500亩。完成淡化虾苗2100万尾,成活率85%以上,全旗共投放虾苗4400万尾。当前,我旗虾苗淡化和标粗技术排在全区前列,正在积极申报自治区南美对虾淡化标粗基地。二是推广“上粮下鱼”技术(即用盐碱土地挖塘抬田,上面种植水稻、玉米、下面养殖鱼虾),在巴拉贡镇昌汉白村、独贵塔拉镇隆茂营村示范推广500亩,探索盐碱地改良利用新做法新技术。三是推广“稻+鱼+蟹”综合种养技术(即以“稻+蟹”、“稻+鱼”),在巴拉贡、吉日嘎郎图镇、独贵塔拉镇示范推广1500亩。四是开展名优特品种福瑞鲤试验示范推广,承担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4万尾海鲈鱼、2.1万尾青蟹试验养殖。五是开展大宗淡水品种试验,在古道鱼场,引进福瑞鲤苗2万尾,示范推广300亩。六是推广四大家鱼淡水牧场养殖技术,发挥国家大宗淡水试验基地试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养殖户发展四大家鱼养殖。七是引导杭锦淖尔村、独贵塔拉村、广茂村、兴建村、麻迷图村、黄介壕村6个村发展水产养殖,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已形成“水产养殖+休闲垂钓+鱼家乐”三位一体的休闲渔业模式。八是指导农牧民利用适养水面500多亩,投放大规格鲤鱼种、螃蟹苗,推进水生态养殖,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九是利用药物防治技术,开展水产品病害防治与监测工作,完成水产品病害防治800亩,监测2.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