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蒙古马
时间:2021-11-08 来源: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种业站 作者:陶萨茹拉
字号:

蒙古马公马

蒙古马母马

 

   

蒙古马(Mongolian horse)是我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地方品种之一。属乘挽兼用型品种。蒙古马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心产区在锡林郭勒盟,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东北三省也是蒙古马的产区。我国华北和西北的部分农村、牧区也有分布。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根据200512月底统计资料数据和2006年现场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共有蒙古马8.67万匹,其中种用公马0.35万匹、基础母马2.8万匹。锡林郭勒盟有蒙古马3.7万匹,呼伦贝尔市有蒙古马3.14万匹,乌兰察布市有蒙古马1.23万匹,鄂尔多斯市有蒙古马0.58万匹。蒙古马无濒危危险,但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蒙古马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心产区在锡林郭勒盟,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东北三省也是蒙古马的产区。我国华北和西北的部分农村、牧区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北纬37°20′~53°20′、东经97°10′~126°29′,地处蒙古高原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总面积118.3万km2。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1800~2000m。地貌大致呈带状分布,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横亘于中部,东端与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相连,西端与南北走向的贺兰山遥相呼应,形成一条山带。山带的北部为内蒙古高原,是内蒙古地貌的主体,山带的南部为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特—河套平原,在西南部被黄河所环绕的地方是鄂尔多斯高原,呈现出高原、山地、平原相间分布的带状结构。

中心产区锡林郭勒盟位于北纬41°35′~46°40′、东经111°08′~120°07′,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长700km、南北宽500km,总面积20.258万km2。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800~1800m。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北部多广阔平原盆地。为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地带。夏季的东南季风受境内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的阻挡不能深入,造成东、西部气候的极大差异,温差极大,年平均气温-4~8℃,由北向南、西南递增,北部地区最低气温达-50℃左右;无霜期80~150天。由东往西降水量逐渐下降,年降水量50~450mm;年蒸发量1700~2600mm。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除大兴安岭山地少于2700h外,其他地区都大于2700h,且由东向西日照时数逐渐增加。冬春季多大风、沙尘,年平均风速在3m/s以上。

水资源较为缺乏,地表径流由黄河、海河、滦河、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等外流水系及乌拉盖河、艾不盖河、塔布河、锡林河、额济纳河、呼伦河、岱海、黄旗海等内流水系组成。湖泊在200km2以上的有达赉湖(呼伦池)、贝尔湖、达里诺尔及乌梁素海等。锡林郭勒盟地下水资源量为30.25亿m3,可开采量为7.44亿m3;大小湖泊有1363个,总蓄水量达35亿m3;其中淡水湖泊672个,蓄水量达20亿m3。土壤种类较多,由东北向西南排列,包括黑土地带、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等。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有草原总面积8666.7万k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800万km2,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其中锡林郭勒盟草原面积19.2万km2。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好的有100多种,以羊草、羊茅、冰草、披碱草、野燕麦等禾本科和豆科牧草为主。高原牧区是蒙古马的原产地,海拔1000m以上,从东到西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沙漠、沼泽等不同的草场类型,形成了东部地区蒙古马数量多、体格大,西部数量少、体格小的差异。实际可利用耕地面积超过800万km2。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东和以南。森林面积约1406.6万k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森林覆盖率13.8%。

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草原生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盟约有近50%的草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三)品种畜牧学特性

蒙古马适应性较强,抗严寒、耐粗饲,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及粗放的饲养条件。恋膘性强,抓膘迅速、掉膘缓慢,营养状况随季节而变化,呈现“春危、夏复、秋肥、冬瘦”的现象。能够识别毒草而不中毒,抗病力强,除寄生虫病和外伤,很少发生内科病。大群放牧的蒙古马具有很好的合群性,一般不易失散,母马母性强,公马护群性强。长年放牧的蒙古马性情悍烈、好斗、不易驯服,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蒙古马体质粗糙结实,体格中等大,体躯粗壮。头较粗重,为直头或微半兔头,额宽平,眼大耳小,鼻孔大,嘴筒粗。颈短厚,颈础低,肌肉发育丰满,多呈水平颈,头颈结合良好。鬐甲短而宽厚。前胸丰满、胸深,肋拱圆,多数腹大而充实,背腰平直而略长,尻短而斜。四肢短粗,肌腱发育良好,关节不明显,蹄质坚硬。鬃、鬣、尾和距毛浓密。毛色复杂,青毛、骝毛、黑毛较多,白章极少。

东北农区的蒙古马体型较重,身低躯广,骨量充实,中躯发育良好,前胸和尻较宽。

2.体重和体尺

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锡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乌兰察布市家畜改良工作站在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苏木、乌审旗嘎鲁图镇成年蒙古马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结果见表2。

表2 成年蒙古马体重、体尺和体尺指数

单位:KG、CM

性别

匹数

体重(kg)

体高(cm)

体长(cm)

体长指数(%)

胸围(cm)

胸围指数(%)

管围(cm)

管围指数(%)

35

352.89

134.07 ±5.63

142.03 ±5.91

105.94

163.81 ±7.60

122.18

18.63 ±1.06

13.90

188

318.24

128.07 ±4.35

137.02 ±7.93

106.99

158.38 ±9.56

123.67

17.48 ±0.87

13.65

东部草甸草原和农区的蒙古马体格较大,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和农区的蒙古马体格较小。

(二)生产性能

1.运动性能

蒙古马持久力强。据1903年在北京至天津间举行的120km长途骑乘赛记录:38匹蒙古马,冠军为7h32min,前100km用时仅5h50min。据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运动会赛马记录:1000m为1min21.3s,2000m为2min52.9s,3000m为4min6.6s,5000m为7min10s,10km为14min37.2s,15km为23min57.4s。2005年7月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天堂草原206匹蒙古马创造参赛马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年骟马30.5km耐力赛记录为41min。

2.产肉性能

2001年内蒙古农业大学闫晚姝、韩莉峰等人在锡林郭勒盟对7匹2~4岁的蒙古马进行了屠宰性能试验,宰前活重216.03kg,屠宰率53.63%,净肉率42.35%,肉骨比4.38。马肉水分大(﹥70%),蛋白质含量高(﹥20%),脂肪酸含量低(﹤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60%~65%)。

3.繁殖性能

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新巴尔虎右旗畜牧工作站在克鲁伦苏木测定统计了10匹公马和25匹母马的繁殖性能,繁殖性能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由于种公马体质和配种能力强弱不同,每匹公马所配的母马数相差很大,一般公、母马比例为1∶20~25,每匹公马与相应数量的母马组成一个小群,数个小群形成一个大群。公马20月龄左右性成熟,4岁开始配种,6~10岁配种能力最强,一般利用年限12~15年。母马16月龄左右性成熟,3岁开始配种,一般利用年限15~20年;发情季节为4~7月份,发情周期23天,发情持续期4~7天,妊娠期337天左右;年平均受胎率90.0%,年产驹率50%~85%。幼驹初生重公驹(42.53±6.79)kg,母驹(38.00±6.24)kg;幼驹断奶重公驹(108.53±6.43)kg,母驹(104.0±5.27)kg。


上一篇  |   滩羊
下一篇  |   中华绒螯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