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中华绒螯蟹
时间:2020-12-31 来源:水产管理站 作者:王浩
字号:

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是方蟹科、绒螯蟹属甲壳类动物,又名河蟹、大闸蟹,是中国传统的水产珍品。体型较大;头胸甲长为47毫米,宽53毫米;头胸甲呈圆方形,边缘有细颗粒前半部窄于后半部,背面较隆起,前面有6枚突起,前后排列,前者2枚较大后者4枚小,居中间2枚较小而不明显,各个突起均有细颗粒;额分为4齿,齿缘有锐颗粒;眼窝缘近中部的颗粒较锐;前侧缘具4齿,第1齿最大,末齿最小,由此向内后侧方引入1条斜行颗粒隆线,侧缘附近也具同样隆线;后缘宽而平直;螯足粗壮;长节背缘近末端有一齿突,内、外缘有小齿腕节内缘末半部具1颗粒隆线向后伸至背面基部,内末角具一锐刺,刺后又有颗粒。雄性掌、指节基半部的内、外面均密具绒毛,而雌性的绒毛只在外侧存在,内侧无毛。

生态养殖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就是遵循中华绒螯蟹生态习性,通过人工营造和维护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使养殖水体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尽可能的趋于平衡,达到养殖中华绒螯蟹产量高、规格大、品质好的目的,获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里以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为例介绍其养殖技术。

 

 池塘处理

中华绒螯蟹为底栖爬行类甲壳生物,喜隐居或穴居,宜生活在安静、溶氧充足和水草丰富的大水面环境中。因此,池塘养殖环境应尽可能营造河蟹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池塘作为养蟹池,要求水质透明度高,溶氧充足。养殖池塘要求面积10-30亩,坡比1:5,底泥10-15厘米,水深1.5-2.0米。池塘边埂内侧用加厚塑料薄膜进行围拦,薄膜埋入土内0.1米。进出水口安装双层网片,防止中华绒螯蟹逃逸。

养殖池塘应认真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必须在11月底或12月初前排干池水,经冬季冰冻曝晒。早春时使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用量为120-200千克/亩。清塘消毒后10天种植水草。 

养殖池塘中需要3种以上的水草种群,水草的覆盖率在养殖中后期需要达到60%以上。2-3月栽种伊乐藻和小黄草,栽种量为45.0千克/亩,其中伊乐藻35.0千克/亩,小黄草13.0千克/亩。3-5月分期播种苦草,苦草籽播种量为100.0克/亩。夏季中华绒螯蟹生长旺季,此时可以移栽金鱼藻和轮叶黑藻,栽种量为185.0千克/亩,其中金鱼藻占70%。为防止初种水草在没有生根时被中华绒螯蟹破坏,可采用网片进行围种。伊乐藻和金鱼藻采用固着种植法,尽快促进生根生长。

清明前投放活螺蛳,投放量为150-200千克/亩,全池均匀投撒。确保中华绒螯蟹在生长过程中有适口、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螺蛳还能起到清除残饵,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

蟹种放养

 

蟹种放养应认真做好投放时间的选择、蟹种质量和规格的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和配套混养品种的选择。投放时间应避开冰冻严寒天气,气温低于0℃蟹种冻死率极高。蟹种放养以初春时节,水温4-8℃更为适宜。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色光洁、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附肢完整(包括爪尖无磨损),性腺未发育成熟、无病症的蟹种,规格以体质量5-12克/只为宜。

蟹种入塘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将蟹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冲去泡沫,提出水面片刻,再放入水中,重复3次。待蟹种吸足水后,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充气浸浴15-20分钟,完成消毒工作。大规格蟹种(80-200只/千克)低密度养殖,放养数量为500-600只/亩,最多不超过660只/亩。养成商品蟹规格可以达到雌蟹150克/只以上,雄蟹200克/只以上。

套养品种

养殖池塘可选择鲢鱼、鳙鱼、等进行套养。鲢鱼和鳙鱼可以有效地降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青虾可利用部分残饵,同时作为中华绒螯蟹的动物性优质活饵;鳜鱼可有效地清除养殖过程中的野杂鱼(对青虾产量有要求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最好不要套养鳜鱼)。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禁止放养草鱼和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鲢鱼和鳙鱼的套养比例为2:1,规格150-200克/尾的鱼放养量为5-15尾/亩。

饵料管理

中华绒螯蟹饵料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颗粒饲料。植物性饵料以南瓜、红薯、玉米、小麦、蚕豆等为主;动物性饵料以螺蛳、河蚌、野杂鱼为佳;颗粒饲料的蛋白含量应在38%,并保持在水中4小时以上的稳定性。投喂的饵料必须鲜活、适口、无腐烂变质。整个养殖季饵料的投喂应做到“精-粗-荤”。养殖前期(3-6月)要“精”,以投喂蛋白质含量30-35%配合饲料为主,投饵量占蟹体质量的1-3%;养殖中期(7-8月)要“粗”,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投饵量占蟹体质量5-10%;养殖后期(8月底以后)要“荤”,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不低于投饵量的60%,投饵量占蟹体质量5%。投饵量应根据天然饵料和天气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养殖中华绒螯蟹吃饱吃好。

水质管理

中华绒螯蟹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活、嫩、爽”,水体溶解氧在5.0毫克/升以上,pH值7.0-8.5,透明度50-60厘米为宜。养殖池塘不能进行大量换水,特别在中华绒螯蟹生长的旺季,通常以加注新水为主。 

春季为提高水温,促进生长,水位控制在0.6-0.8米。随着气温的升高,注意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每10-15天注水1次,逐步提高水位10-15厘米。夏秋季水温升高,池水深度在1.0-1.5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1次,在夜间或上午水温较低时进行,边排水边灌水,换水量为池水的1/3,控制水温的温差在3℃以内,防止因换水引起的环境突变,使养殖中华绒螯蟹产生应激反应。7-8月份,保持水深1.5米,9-10月水位控制在1.2米。 [12] 

定期检测pH值,当pH值小于7.2时,使用浓度为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当pH值大于8.0时,使用浓度为2-4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阴天清晨开机,傍晚不开机;连续阴雨天,全天开机;主要生长季节和水质较肥时,坚持每天开机。

病害防治

养殖中华绒螯蟹的常见疾病有20多种,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所致,主要疾病由颤抖病、肠炎病、弧菌病、黑鳃病、腐壳病、烂肢病、水肿病、链壶菌病、水霉病、拟阿脑虫病、纤毛虫病、蟹奴病、蜕壳不遂等。

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辅以药物治疗。认真做好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池塘清洁,及时清除残饵,不投腐败变质的饵料,经常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以杀死病原生物。发现养殖中华绒螯蟹出现异常情况,应认真分析,正确诊断病症,做到合理用药,精准用药。

 

中华绒螯蟹,在鄂尔多斯市全境均有养殖,规模较小。


上一篇  |   蒙古马
下一篇  |   夏洛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