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骆驼
时间:2020-07-17 来源: 作者:
字号:

  

  

 

  

 

   

  

    1、品种名称 

畜牧学名称:阿拉善双峰驼,俗名:骆驼。 

2、中心产区及分布 

鄂尔多斯市骆驼主要分布在干旱,雨少、荒漠化程度较高的硬梁草原: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境内,其中杭锦旗数量较集中,目前主要分布在伊和乌素苏木,巴拉贡镇及呼和木独镇牧区等荒漠草原带与库布其沙漠带。2010年牧业年度全市存栏双峰驼3061,其中杭锦旗共有2184峰,数量逐步增加。 

3、主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阿拉善双峰驼中心产区地处鄂尔多斯市西部,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1°11′之间。以硬梁干旱草原为主,有部分库布其沙地,属于荒漠草原地带。海拔最高2149米,平均在1304米。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温差大,气候属温带极端大陆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而短促,年平均气温6.4℃,年最高气温36.4℃,年最低气温-32℃。相对湿度平均 35—45%。年平均降水量(降雨或降雪)250ml,雨季主要集中在789月份,无霜期130—150天,平均日照3000小时。平均风速3.0m /秒,夏季一般为东南风,其他季节多为西北风。水资源匮乏,植被表现为区系贫乏,牧草种类稀少,结构简单、分布稀疏、植被以旱生、超旱生、盐生的灌木和半灌木为主。主要牧草有藏锦鸡儿、狭叶锦鸡儿、针茅、冬青、霸王、四合木、包大宁、红砂、珍珠等。骆驼集中区草场产量不高,营养价值低劣,纤维多,木质化程度高,但适合骆驼采食。 

4、品种的适应性及抗病能力 

我市双峰驼对荒漠草场及自然条件有惊人适应能力,不仅能够抵制冬季零下30℃以下的严寒,而且能忍受夏季37℃左右的酷暑,且对坚硬,带刺的灌木、半灌木和带有浓稠异味的菊科,黎科为主的草场以及其它家畜望而生畏的草场,它都能充分利用。在遇到缺水少吃的艰苦环境下,表现出顽强的忍饥耐渴能力,7—8天不吃不喝也不感到太大痛苦,有时达一月之久,也无生命危险。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能利用其它家畜不能利用的植被和草场,嘴泼口杂,非常耐粗饲,不和其它家畜争草场。又因为它宽厚而柔软的四蹄内充满弹性组织和弹性纤维脂肪囊,不仅利于沙漠中运行,而且表现出抗病力强,寿命长,生产性能高等特点。 

5、体形外貌 

毛色具有黄色、杏黄色、棕色、白色、红色、紫红、棕褐、棕黄等。绒层厚,绒比率高,强度和光泽好。体质紧凑,结构良好,肌肉与骨骼发育适中。头面清秀,头轻重适中,头短小呈楔状,嘴唇裂似免唇,两耳小而立,鼻梁隆起、鼻孔斜开。眼大明亮而有神、下眼脸呈菱形裂开,眼球外突。颈长呈字弯曲,颈楚低,颈上缘生有鬃毛,下缘生有嗉毛,头颈、肩颈结合良好。双峰峻立,驼峰间距约35厘米左右,大小适中。胸深与宽适中,腹大而圆,背短、腰长。尻短斜、尾短小。 肢姿前低后高,后肢向外者约1/3,前蹄厚大而圆,后小而薄,均有弹性。 

6、体尺、体重 

1、成年公驼,体高平均172.99cm,体长平均154.60cm,胸围平均217.21cm,管围23.92cm,体重596kg 

2、成年母驼体高平均169.19cm,体长平均144.66cm,胸围平均213.11cm ,管围19.38cm,体重平均420kg 

7、生产性能 

1)役用,骆驼体大役力强,可乘、挽、每日8小时,驮运150—200公斤,行程40—50公里,耕地5亩。 

2)青年公驼平均绒毛产量5.27kg,青年母驼平均绒毛产量3.80kg,成年公驼平均绒毛产量7.50kg,成年母驼平均绒毛产量5.07kg 

3)屠宰率:成年驼屠宰率49.15%,净肉率为36.64%. 

 (4)  产乳性能:泌乳期产乳量750kg 

     (5)繁殖性能 

a、性成熟年龄:公驼一般四岁性成熟,母驼一般三岁性成熟。 

b、适配年龄:公驼五岁参加配种,母驼四岁参加配种。 

c、一般利用年限:繁殖年龄达20岁以上。 

d、发情季节:12月份到次年1月份 

e、怀孕期:13—14个月。 

f、幼驼出生重:公驼36-37kg,母驼33-35 kg 

g、幼驼成活率:91.35%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带的重要畜种之一,是畜牧业生产中的一个部分,骆驼是最能适用于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优秀家畜,易管理,不需补饲。兼有毛、肉、役、乳多种用途,我市境内骆驼属阿拉善双峰驼伊克昭盟类型,体质结实,肌肉发达有力,满膘时双峰大而丰满,绒层较厚,产毛量较高,绒比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鲜美,屠宰率高,具有特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也存在着被毛呈现着色不匀和毛色由上到下变深的现象,需加强选种选育。 


上一篇  |   卡拉库尔羊
下一篇  |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