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情况汇报
时间:2024-08-28 来源:达拉特旗农牧局 作者:冯伟、谷宇
字号:

近年来,我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及旗委、旗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走好以稳产保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面推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更进一步。

一、做大做强粮食安全根基,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同步推进

一是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开工建设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10万亩,提升改造10万亩),目前完成工程总体进度55%,其中10.2万亩已投入运行。项目全部按照“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大破大立”治理模式实施,实现“田、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现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64万亩。二是同步推进耕地地力保护与盐碱地改良示范。积极争取市级盐碱化耕地治理项目2万亩,王爱召1万亩项目已完成项目进度50%,吉格斯太1万亩正在编制方案;争取国家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2万亩,在昭君镇实施,现已完成方案批复,正在编制初步设计。三是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完成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玉米作物长势良好。实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打造2个万亩片、62个千亩方、30个百亩田。四是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牧业。2024年计划新建温室大棚1000亩以上,目前正在对接德农、现代数字农业和嘉仕农业等主体;年内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500亩,现正在招投标,渔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现已进行了河蟹新品种试验、南美白对虾新品种试验养殖,已购回虾苗100万尾。计划支持建设示范牧场35个,现已完成项目户遴选。

二、做精做细农畜产品稳产保供,“粮仓”“菜篮”“肉库”“奶罐”建设全面升级

一是全面抓好粮食生产。完成农作物总播233万亩,其中,粮食播种183.9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8万亩,粮食产量预计稳定在17亿斤以上。二是全力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依托国家、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奶业振兴政策以及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持续推动养殖基地建设、奶牛扩群增量以及配套饲草料基地建设。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95万头只,截至目前,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69万吨、2450吨、24.24万吨,同比增长5.27%、6.52%、10.13%。(待定等市级反馈)三是强化饲草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饲草基地保障建设项目,在沿黄滩区、具备灌溉条件的一般耕地、沙区改良地及盐碱地,加大苜蓿、羊草等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力度,确保全旗草食畜牧业稳健发展。完成种植青贮玉米20万亩、燕麦0.47万亩。四是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农畜产品三级监管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全旗132个嘎查村的协管体系,达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推动3个苏木镇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站点,指导辖区内生产经营主体上市的农畜产品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完成蔬菜农药残留定量检测55批次、快速检测1171批次。计划认证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2个,已与生产企业完成对接,编制申报材料及产品检测。六是全面推动种业振兴。举办“黄河几字湾杯”白绒山羊评比大赛,88只白绒山羊参展。完成绒山羊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对绒山羊种羊场、联合育种户、核心育种户开展绒山羊生产性能测定,采集绒样8153份。印发实施达拉特旗肉(绒)羊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方案(2024年—2030年)。引入国家级河蟹良种江海21和南美白对虾优质苗种浙海科1号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打造“看禾选种”平台1个,示范品种3个,展示品种36个,播种面积103.5亩。

三、做全做实农牧业绿色底色,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全面落实黄河滩区禁限种。在全旗范围内发布《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关于黄河滩区禁种高秆农作物等有关事宜的通告》,通过实施耕地轮作和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引导农户种植大豆等矮秆作物6.1万亩。二是深入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行动。完成王爱召镇南红桥村、树林召镇三顷地村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播种。在白泥井海留树村建立千亩示范区,树林召镇张铁营子村建立百亩示范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统防统治140万亩,绿色防控114万亩。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情报1期,短期病虫害情报16期,为农牧民科学用药提供依据,三是深入实施控膜提效行动。加大地膜污染治理政策法规和技术措施的宣传力度,推动农户自觉履行地膜回收责任和回收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完成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17.1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3.1万亩,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验证评价工作。四是全面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四方”联动机制,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1个,收集点64个。实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周调度”制度,截至目前,2024年共收集、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2.5万头(只、羽),做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五是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向,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完成2023年度秸秆资源台账调查,秸秆综合利用率93.1%。

四、做好做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带动农牧业转型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发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探索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机制,全旗共有52个村推广开展“党建引领、统种共富”,实施面积42万亩。累计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6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全面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构建“防疫·诊疗+”动物疫病防控模式,依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春季动物免疫380万头只羽次,提升全旗动物疫病防控质量,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全面落实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年内培育1家以上国家或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培育家庭农牧场41家、合作社49家;培育高素质农牧民225名,正在遴选学员。举办耕耘者培训,推荐39人参与自治区乡村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三是大力推动农牧业品牌建设。组织区域公用品牌“黄河几字湾”、雷大姐、沙之绿、风干肉、绿壳鸡蛋、三滴香等8家企业参加第三十四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2024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等活动5次,其中黄河几字湾公司2种产品与北京内蒙古大厦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代销协议。“内蒙古雷大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入选第一批授权使用鄂尔多斯市“暖城多味”区域公用品牌。授权贝贝南瓜、真金鲜食玉米、风水梁鲜食玉米、敕勒古道大米4家企业使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识。组织7类当地农产品21个品种上架自治区、市乡村振兴馆。四是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昭君镇水稻加工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恩格贝王田生物葡萄酒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已完成部分设备采购,吉格斯太颗粒饲料加工厂正在办理土地利用审批手续。根据树林召、展旦召、昭君、王爱召产业发展特色,集中力量打造四个规模大、效益好、产业优、带动强的农牧业产业强镇。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2家,总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家。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将积极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及张书记指示要求,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旗级,全面贯彻落实市级扶持政策,稳步抓好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持续强化农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确保当年项目,当年完工,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快推动肉绒羊繁育体系建设;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重大病虫害监测和防控能力,加快完善农业监测预警、应变防灾和灾后重建等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保障种粮安全。积极申请自治区、市奶业振兴政策,在牧场基地建设、饲草料收贮等环节予以补助,稳定奶牛养殖,全力推动奶业振兴,稳定肉羊、生猪产能,抓好舍饲圈养模式推广,培育更多更优质的达拉特农畜产品。

二是不断夯实农牧业发展绿色底色。加快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县建设,继续围绕资源利用效率、产地环境清洁、生态系统稳定和绿色供给能力提升,加快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着力探索构建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五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新模式。

三是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强旗、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积极引导、协助和推动新兴经营主体开展“两品一标一新”申报认证工作,依托“暖城多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做优做强“黄河几字湾”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高本地农产品市场辨识度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信赖度,助推现代农牧业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