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旗委、旗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围绕建设“建设全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牢固树立全国产量大县地位,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不断提升全旗“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铺子”供给能力,力争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工作提档进位,推动全旗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再上新台阶。
一、以种促养、以养带种,推动农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紧紧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菜篮子”供给、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及牲畜改良等核心任务,加大对土地股份合作社扶持力度,推动“党建引领统种共富”提质扩面,完成农作物播种233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玉米单产提升各20万亩,争取国家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试点、市级盐碱化耕地治理项目各2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7亿斤以上。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持续推动养殖基地建设、奶牛扩群增量以及配套饲草料基地建设,上半年全旗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69万吨、2450吨、24.24万吨,同比增长5.27%、6.52%、10.13%,均保持全市前列,力争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290万头只。
二、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加快种养加销一体化进程。根据我旗产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一旗、四镇、一中心”建设,即全面推进市级农牧业产业强旗项目建设(种公羊场正在招投标,兽医社会化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建设),集中力量打造树林召镇、展旦召苏木、昭君镇、王爱召镇4个农牧业产业强镇(以前年度3个,树林召镇、展旦召苏木、昭君镇;2024年新申报王爱召镇肉羊特色产业强镇,公示完成,待批复),加快旗级羊绒集散中心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已对接自治区,正在进行规划调整,将项目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后上报审批;提级论证已报自治区发改委,第三季度上报国家),让更多的小农户融入农牧业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实施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吉格斯太颗粒饲料加工厂正在办理土地利用审批,昭君镇水稻加工仓储物流园已完成设备安装,王田生物葡萄酒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德格都精深加工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10月将投入运营。此外,实施工农互促利益联结示范重点项目2个(昭君镇查干沟村综合服务区项目主体建设部分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设施设备调试,预计10月投入运行;15MW分散式风电项目主体建设、外送电路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通信二次保护联调,预计8月底并网发电),全面加快我旗“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进程。
三、以质促品、以品增价,打造高质量生态数字农业。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推广玉米等六种作物和肉羊绒山羊、奶牛肉牛、渔业等畜种主推标准及技术规范160余项,化肥、农药连续9年实现减量使用,农作物秸秆综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3.1%、93%、87.4%。聚焦新质生产力应用,建成智慧农牧业平台1个(农村产权服务平台)、智慧设施产业园2个(内蒙古现代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德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牧场4个(璞瑞、兰天、骑士五期、海高),并将今年全旗2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打造成为集智能墒情监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病虫害防治、农业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农田,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奶牛养殖智慧牧场(骑士五期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利拉伐VMS机器人挤奶机,实现无人全自动挤奶,配备远程数控中央厨房饲喂系统、粪污处理干湿分离有机发酵全自动系统)。同时,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黄河几字湾”纳入全市“暖城多味”区域公用品牌推广,授权4家企业(贝贝南瓜、真金鲜食玉米、风水梁鲜食玉米、敕勒古道大米)使用我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识,组织7类农产品、21个品种进入自治区、市乡村振兴馆销售。
下一步工作中,将围绕全市一产重塑计划,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大局中,全面提升全旗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加快“两区一县”创建进程,为鄂尔多斯当好“稳”的压舱石、“进”的排头兵贡献达拉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