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病虫信息动态第十三期——旋幽夜蛾的危害调查及防治措施
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技术人员于5月31日深入王爱召镇西社村庆义后社的玉米地的灰菜上调查发现旋幽夜蛾幼虫危害,随机调查5平方米,平均有虫10-20头/每平方米,虫龄为1-4龄,目前该虫还未危害玉米,发生面积1000多亩。随即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立即防治。望各苏木镇通知农户要进入自己田间查看虫情动态,如果发生危害症状,及时防治。
旋幽夜蛾的危害特点:旋幽夜蛾为多食性食叶害虫,可危害豌豆、大豆、甜菜、白菜、葱、小麦、玉米、谷子等8科20多种作物及灰菜、田旋花、车前草、等27种杂草。旋幽夜蛾以幼虫危害为主,低龄幼虫取食叶片背面的叶肉,留下叶片上表皮呈窗膜状,2—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后白天入土潜伏,夜间出来取食,食量逐渐增大,5龄进入暴食期,可将整张叶片吃光,仅剩叶柄与叶脉,是危害作物最严重的时期。幼虫具有迁移危害的特性,大发生时将一片田的植物吃光后又爬行迁移到另一田块,继续蚕食植物叶片。
旋幽夜蛾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通过秋耕冬灌,可消灭70%—80%的越冬蛹,显著减少越冬基数。轮作倒茬,丰富农田天敌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可减轻其发生与危害。此外要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可有效降低产卵基数,从而减轻危害。
2、物理防治:旋幽夜蛾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或杀虫灯诱杀。
3、化学防治:推荐用菊酯类杀虫剂按说明兑水喷雾就可有效防治。
药剂防治注意事项:
1、建议施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防治。
2、田间刚施完除草剂或与除草剂混合施药防治的,不能用有机磷类的杀虫剂,可选择菊酯类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