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5月8日,准格尔旗188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驻村干部组成158支驻村工作队奔赴158个驻点村,其中市直单位驻村工作队16支、旗驻村工作队142支。全体驻村干部将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为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准旗采取“供需对接、双向选择”的方式,强化科学派驻,切实发挥选派力量的最大效能,对党建基础薄弱的村,选派党群部门干部,帮助抓班子带队伍;对产业发展滞后的村,选派涉农部门干部,帮助兴产业增收入;对村情复杂的村,选派政法信访部门干部,帮助解矛盾化纠纷。
4个月来,驻村干部们访农户、看产业、话发展,传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尽锐出战 选派“精准”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更有力的举措和更强大的人才力量来支撑和保障。为此,各派驻单位精准选派工作作风好、组织协调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干部驻村,做到优中选优、尽锐出战。据悉,今年调整后,188名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中处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25名、党员干部175名。
今年,旗水利局继续安排3支工作队驻村帮扶布尔陶亥苏木李家塔村、铧尖村和纳日松镇奎洞沟村。该局对做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
部轮换选派工作高度重视,经过综合分析研判、精挑细选,最终决定选派3名干劲足、能力强、敢担当的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通过旗水利局多年来不间断地帮扶,各帮扶村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帮扶村集体经济实现长效增长机制,旗水利局也被评为2019年度包联驻村先进单位。“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要把这些骨干力量派出去,真真实实地抓好抓实。”旗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接续接力 蓄势赋能
6月10日,准旗召开2021年度包联驻村干部培训班,全体驻村干部集体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课”。“课”上,6位优秀的驻村干部现身说法、传经送宝,为新工作队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握好“接力棒”,当好“接班人”。新选派驻村干部到岗后,积极向老队员学习取经,希望尽快熟悉村情民情,老队员更是将几年来驻村工作的各种经验如数传给新队员,帮助驻村干部打开工作思路。
张少春是市商务局驻暖水乡暖水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这几日,暖水村的村集体经济项目——50亩糯玉米喜迎丰收,刚刚上任的张少春和联盟企业员工忙着采收玉米。今年,暖水村将村集体经济的218亩流转土地种植糯玉米和饲料玉米,张少春当起“媒婆”,促成内蒙古乾通物流、满世集团每天百货等多家企业与暖水村党支部“结亲”,组建成立了“党建联盟”,为暖水村提供秋收+运输+销售“一条龙”助农服务,帮助销售糯玉米近12万元。联盟企业还向暖水村提供70亩鱼塘,养殖了1.3万多斤鲤鱼。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7万元左右。“到村任职后,原第一书记万鹏强给了我很多建议,帮助我迅速熟悉情况、进入角色,理清乡村振兴发展的工作思路,后来我们决定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照目前来看,路子选对了。”张少春说,下一步,希望利用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将暖水村的农产品推向更高平台,助力暖水人民增收创收。
“单位推荐新的干部,他们又要适应新环境,而我在这工作3年半了,对村情比较了解,也对村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后,旗能源局派驻纳日松镇老荒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许少忠选择继续留任开展工作。今年,许少忠继续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向帮扶单位旗能源局申请5.6万元修建一座小型养殖场,目前有15头生猪出栏;花费21.6万元为村里购置了一辆洒水车,并协调帮扶企业伊泰集团纳林庙灾害治理项目办以每月1万元租金租用洒水车;在老荒地村老菜湾社整合土地200亩,谋划建设休息服务区。“目前这个阶段,驻村干部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防止已脱贫户返贫和巩固脱贫成效,更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脱贫成效,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如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增收致富。”许少忠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自己的见解。
乡村振兴离不开属地乡镇党政的支持,各苏木乡镇党委成立“驻百村、访民情、强产业、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帮助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找定位、明思路、想办法、添举措。各级驻村干部也立足村情,充分利用派出单位及个人信息、技术、资源、人脉优势,用活用好上级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因地制宜选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有的村投资入股企业,按照固定年收益享受分红;有的村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养殖项目;有的村抱团投资租赁店面,收取房租收益;有的村具备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选点谋划建设休息服务区等,为全村百姓增收做贡献。
如今,广大驻村干部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