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格斯太镇党委、政府针对当前农村“耕地资源碎片化、生产经营分散化、土地耕作粗放化、农民生计贫困化”的问题,在张义城窑村北刘社试点推行“一统三联”土地合作模式,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
“一统”,即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两委”深入思想动员,经过多轮开会探讨,前后反复算帐对比,最终达成共识,全社1450亩耕地除已经向企业流转的250亩外,其余全部进行整合,实行联合生产。
“三联”,即联耕联种、联管联收、联营联销。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农民可以全程参与到农作物产销整个过程,彻底打消了农民的思想顾虑。产前,将碎片化的耕地集中起来,统一打破地垄、种植品种、采购农资,进行“联耕联种”。产中,由合作社与农户商定,统一耕作时间、享受政策、秸秆利用,进行“联管联收”。产后,由合作社与农户商定,统一农企合作、产品销售、利益分配,进行“联营联销”。
通过适度规模的“联”和科学有序的“统”,最终实现了“五增一降”。增面积,通过整合,不仅打破了地垄界线,还将一些“撂荒”地变为有效耕地,累计增加有效耕地60亩,户均增加1.4亩。增地力,通过种植过程的按需施肥、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了土壤蓄肥保肥能力。增产量,小麦亩产同比增加100斤、达到950斤;玉米亩产增加200斤、达到1800斤。增效益,产量的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凸显,主要体现在减少了秸秆的污染、控制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信心,种地省工省力,收益明显增加,农户信心得到极大的提振。降成本,每亩节省碳酸氢铵200斤、磷酸二铵20斤、尿素30斤……每亩节约成本130元,累计节约15.6万元,户均年收入增加1.04万元。
“一统三联”合作经营的创新实践,不仅有效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而且还减轻了劳动力投入、增加了农牧民实际收入,实现了以往“大户独赚”向“户户均赚”的转变。2020年,吉格斯太镇将继续扩大土地合作经营的面积,达到11.5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4%。通过土地合作经营,整体提升全镇农牧业工作的水平和比较优势,增加农牧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