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几字弯”的鄂尔多斯,十年九旱是常态。这些年,这里的老乡们和土地较上了劲——既要让庄稼喝饱水,又要省着黄河水用。从建节水工程到教农民新技术,从改种抗旱作物到算清“水账本”,一场“滴水必争”的行动让黄土地焕发新生机。
建工程:高标准农田筑起节水网
持续推进以高标准农田为主的节水工程建设。推广“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秉承“整村推进”的建设理念,鼓励有条件地区,整村整组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滴灌、井黄双灌技术,同步升级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等设施,让节水工程覆盖更广、效能更强,2025全年计划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8万亩。实施杭锦旗、达拉特旗大型灌区维修改造项目,对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进行提升改造,提高灌区用水效率和供水保障能力;引黄灌区压减非生育期灌溉用水量20%以上。
优技术:智慧灌溉浇出高产田
地里藏着大学问:水肥一体化设备让水和肥料“手拉手”进田。2024年,鄂尔多斯市新增节水基地面积72.3万亩,其中:工程节水面积45.6万亩,农艺节水面积14.2万亩,品种节水面积10万亩,调整结构节水面积2.5万亩。年内实现农业节水0.1亿立方米。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主的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39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11。
2025年,围绕自治区“六个行动”和全区“农业节水提升年”行动要求,鄂尔多斯市打响了一场“滴水必争”的攻坚战、持久战。年内,全市农业计划新增节水能力0.4亿立方米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以上。
老乡们说:"现在种地像绣花,省水省肥还多打粮!"
传经验:田间课堂教会节水经
节水不光靠设备,还得改观念。市里组织专家走村入户,大棚里开课、地头边示范。结合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训,组织开展科技下乡行动,按照“百千万”行动要求,以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做好干部、技术人员和用水主体三级培训,力争全年组织各旗区培育技术带头人100人次以上、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制作节水微视频10个、印制宣传资料10000份、宣传品4300份,组织高效水肥技术现场观摩100人。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进乡村,在田间地头开设“节水微课堂”,和农民一起“算水账、精用水”,转变群众老旧灌溉思维,全面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
算水账:精打细算用好每滴水
给每块地发“用水身份证”,超用加价、省水有奖。鼓励农户装上智能水表,浇多少水花多少钱。如今大伙都说:“黄河水金贵,可不敢再浪费用了!节水不是抠门,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