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南繁育种,持续推进种业“中国芯”
时间:2025-01-22 来源: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董海娟
字号:

  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一粒种子就是一个集生产、抗虫、抗病、农机、农艺等功能于一身的农业“芯片”。优良品种拥有抗病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性,能保障粮食稳产丰产,有效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为加快选育新的优质饲用燕麦品种,有效缩短育种周期,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像候鸟一样,跨越几千公里在海南和内蒙之间“迁徙”,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繁北育工作。 

  由于燕麦是自花授粉作物,容易生物或机械混杂,其丰产性能会逐年退化,因此必须在生产中不断的提纯复壮和推陈出新。在育种过程中,杂交品种的抗病虫性、抗逆性等诸多性能,经过杂交、筛选、复选等环节逐渐提升,在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增强自我供给能力。时下,国内大部分地区尚在天寒地冻之时,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内,鄂尔多斯市农科院2024年播种的上百份燕麦加代材料正在抽穗,18个燕麦品种的杂交圃迎来杂交的关键期。科研人员穿梭于田间地头,争分夺秒紧盯试验材料,选择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亲本在上午进行去雄,套好硫酸纸袋,挂好标签,标记去雄时间。去雄后一两天,根据雌蕊柱头绒毛是否发育,决定授粉时间。2025年1月7日—19日共完成了61个组合的约2600朵小花的杂交。很快,这些经过育种技术改良的燕麦将迎来收获。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切实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增加草食畜产品供给,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