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鄂尔多斯市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推广典型案例
时间:2024-12-04 来源: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科 作者:苏伟、李娜
字号:

  一、典型推广区基本情况 

  典型推广区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位于达拉特旗东北部,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村总面积3.8万亩,现有耕地面积3万亩,已流转土地2.7万亩,流转率90%。该村属达拉特旗玉米优势产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2.4万亩左右,生产水平和产量效益在全旗范围内均相对较高,但近年来该村地下水位下降较严重,节水压力大,同时传统玉米生产方式增产潜力挖掘殆尽,单产和种植效益提升乏力,包括玉米生产在内的农业生产面临挑战。为突破瓶颈制约,该村从2023年开始,在创新经营模式基础上,引进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并配套耐特菲姆小流量滴灌设备和智慧农业平台,有效提升了玉米生产效率,在节水降耗和增产增收方面打开了新局面。 

  二、技术推广面积 

  2024年在该村集中连片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10089亩。 

  三、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万亩技术推广示范区推行“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党支部牵头引领,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企业(中化现代农业公司)提供统一、专业的耕作植保服务,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四方各自发力,以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经营推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落地;二是引进高效灌溉技术,针对示范区节水增效压力大的现实,引进以色列耐特菲姆小流量滴灌技术,利用小流量滴灌节水技术稳流性好、流量小、抗堵塞性强的特点,实现水肥精准管理,有效降低亩均用水量、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地下水位稳步回升;三是注重智慧平台建设,数字赋能农业发展,推广示范区内运用物联网设备、无人机及遥感卫星等,搭建智慧数字化农场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农田种植、灌溉、田间管理等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在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有效保障玉米稳产增产;四是抓好示范引领,依托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项目,开展核心示范区打造和技术攻关,结合生产实际,系统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属地化研究,引进耐密品种41个,开展技术试验5项,集成“基于小流量滴灌-精准水肥调控-玉米密植”技术模式,辐射带动22.5万亩。 

  四、技术关键 

  在玉米精准调控技术大框架下,该示范区根据生产条件、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对部分技术环节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以确保增产增效,一是选用在本地区推广多年表现较好的耐密品种迪卡159作为主导品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到6400株/亩,较传统种植增加1000株/亩;二是采用无膜浅埋滴灌种植方式,配备马斯奇奥高性能播种机,有效提高播种质量,保苗率增加到93.4%;三是施用腐熟农家肥4立方米/亩,培肥地力;四是充分利用耐特菲姆小流量滴灌系统,精细水肥管理,按照“少量多次”原则,滴水15次,滴肥10次,保证玉米各生育阶段水分养分需求,提高水肥利用率;五是在传统施肥基础上,增加大量元素水溶肥和叶面肥的施用,促进玉米生长,提升抗逆性。

 

  五、推广效果 

  经多点测产,2024年侯家营子村万亩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997.3公斤,接近吨粮水平,较传统生产方式亩增产约100公斤。示范区亩均用水量控制在280立方米/亩,分别较传统滴灌和喷灌亩均节水50立方米和170立方米,基本实现节水增粮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