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向未来 共建草产业—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纪实(四)
为推进落实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共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现代草业产业园区”,中国农业大学对鄂尔多斯市各旗区进行实地调研与产业考察,结合鄂尔多斯市草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需求,在苜蓿套种玉米、天然草地原状复播和优质饲草育种等领域进一步推进具体工作落实。
9月4日—5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许瑞轩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考察推进苜蓿玉米套种高效生产项目,针对项目实施前端所需土地类型、农业配套设施及后端所需牧草加工场所、加工设施与饲喂试验条件等要素综合评判,最终确认项目实施地点。
苜蓿套种玉米高效生产技术作为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可有效解决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苜蓿生产所面临的因连续降雨而造成的产量低、品质差和机械收获难等问题。同时将紫花苜蓿引入农田种植是解决目前我国种植系统单一、氮肥过量施用、土壤质量下降和蛋白饲料短缺等问题的有效方案。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作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承接单位,全程参与并做好项目推进的各项基础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框架下,依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工作站”,在鄂尔多斯市地区加快苜蓿套种玉米高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区种养结合,带动区域内主栽饲草及配套模式应用,有效改善生产上优质饲草料缺乏和种植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的问题,助力农牧业优质高效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