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一行到鄂尔多斯市开展糜子育种科研交流
时间:2024-08-29 来源: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刘小燕
字号: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河南农业大学的侯行行博士和袁雨豪博士一行在鄂尔多斯市开展糜子育种科研交流工作。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糜子育种带头人高志军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糜子育种基地情况,并带领参观了6项糜子科研育种试验。高志军副研究员还重点介绍了自主选育糜子新品种“伊糜11号”,该品种产量高、耐盐碱和田间抗倒伏能力较强,在2023年的国家糜子育种联合攻关项目测产中产量位列第1,显示出了极大的增产潜力,并在全国黄米品鉴会上被评为“优质黄米品种”。

高志军副研究员陪同两位博士在育种基地对田间饲用糜子高代品系进行了田间取样,并进行秸秆粉碎、贮存发酵,为饲用糜子青贮适口性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两位博士在参观了达拉特旗王爱召镇杨家营子村盐碱地糜子试验示范基地后,现场开展了土壤盐碱含量测定,并取糜子根际盐碱土于试验室进行化验分析,旨在推动全面挖掘糜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通过此次在田间地头与实验室的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糜子育种的未来方向要加强适口性与专用性研究,既要让糜子作为一种重要的特色杂粮作物,发挥其食用营养价值,又要成为一种牧草资源,发挥其饲用价值。此外,糜子作为一种耐盐碱作物,能够更好地用于修复和改良盐碱地。

双方均表示对未来合作充满期待,并希望能够共同推进糜子育种技术的进步,推动糜子种业振兴,促进糜子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