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与中国农业大学深化校地合作落实走深。5月份,鄂尔多斯市农牧局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落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工作站”,挂牌自治区首家饲草种子科技小院,开启共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现代草业产业园区”的序幕。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密筹备与调研,7月21日—24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一行与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再次深入交流,针对牧草种子田建植、苜蓿套种玉米、天然草地原状复播与矿区复垦区利用等共同调研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与准格尔旗,并与旗区及乡苏木镇政府、农牧局、林草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就合作具体事宜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试验区域与技术方案:一是建设高标准牧草种子田,通过引进优质牧草品种,建设标准化牧草种子田,提升草种产量与质量;二是苜蓿套种玉米种植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三是天然草地原状复播,对退化草地进行原状复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撑,促进草地植被恢复与生产力提升,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四是矿区复垦区利用,针对矿区复垦区域产业化利用提出发展建议,实现复垦区的生态转型和再利用。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作为首席工作站承接单位,全程参与并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基础保障,在完成鄂尔多斯市调研内容后,随同首席团队到榆林市榆阳区参观学习天然草地原状复播与集约化牧养(MIG)模式试验点,为我市开展相关试验积累实践参考。
草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畜牧业发展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将借助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助力,在多领域加强合作,深化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双方携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牧草高效生产和生态修复为目标,共同推动鄂尔多斯地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