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向日葵蜜蜂授粉与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时间:2021-12-03 来源: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苏伟
字号:

一、技术概述

向日葵(食葵)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虫媒授粉作物,种植面积、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由于种植区播种面积大、轮作倒茬困难、种子调运频繁等因素,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其中在内蒙古防治向日葵螟过程中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导致蜜蜂数量明显减少,授粉蜂群不足3万箱,造成向日葵产量下降,如2006~2007年给农民造成的损失2亿元以上。为从根本上解决蜜蜂安全授粉,农作物提质增效的问题,通过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等项目支持,研究优化了向日葵蜜蜂授粉和多种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推广了向日葵蜜蜂授粉与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模式,探索应用了“产学研用企农管服”的整建制推广机制。2014~2018年推广应用总面积1000万亩以上,示范区每亩节约成本30元左右,向日葵籽粒虫食率显著下降,亩平均增产66.8千克,亩新增效益467.6元,经济效益显著;做到了“有虫无害、有病无灾”,保护了蜜蜂安全授粉,生态效益显著;农民“积极招蜂”,蜂农“安心放蜂”,蜜蜂授粉和绿色防控融合观念深刻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效益显著。促进了种植业和养蜂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要点

1. 播种期集成技术

选用抗性品种: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或多抗的品种。在向日葵黄萎病危害严重的区域可选种SH363、SH361、3638c等,其中SH363、JK601等多数主栽品种对蜜蜂授粉高度或中度依赖,要根据各地选用品种对蜜蜂授粉依赖度,提前统一规划部署蜜蜂授粉,向养蜂协会提供科学合理的蜜蜂授粉密度。

调播避害技术:根据不同品种,当地气候特点,采取推迟播种期避害技术。在内蒙古西部区域将向日葵短日期杂交品种播种期安排在5月25日至6月10日,能够避开或缩短向日葵花期与向日葵螟成虫发生期的重叠时间,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生物防治技术:选用生防制剂防控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菌核病等土传病害,如葵花抗重茬菌剂3~6公斤/亩。

2. 苗期集成技术

在向日葵5~6叶期利用机械膜间除草,也可选用对蜜蜂安全的化学除草剂除草。

3. 现蕾期和开花期集成技术

(1)蜜蜂授粉提质增效技术。优化蜂种:主要选用意大利蜜蜂、卡尔巴阡蜂、卡尼鄂拉蜂等西方蜜蜂品种及其杂交后代。优化密度:不集中连片种植情况下,每5亩1箱;集中连片种植超过5000亩情况下,每10~15亩1箱,以20箱为一个授粉点。优化摆放:蜜蜂在授粉作物开花10%之前入场,蜂场与授粉田间距离小于100米,根据田间地形选择单箱排列、多箱排列、圆形或U型排列,巢门背风、向阳摆放。优化管护:通过调整巢脾,强群补弱群,保持蜂多于脾,维持箱内温度稳定,保证蜂群能够正常繁殖;同时检查蜂群的蜂蜜情况,及时采收蜂蜜和花粉,防止蜂蜜压子脾,提高蜜蜂访花的积极性,消除分蜂热;授粉期间,保证蜂群具有干净充足的水源;初花期适当奖励饲喂,提高蜜蜂授粉的积极性。

(2)理化诱控及生物防治技术。在未进行调整避害的地块,每亩放置1~2套向日葵螟诱捕器,可选干式诱捕器或三角式诱捕器,诱芯每月更换1次;每30亩挂置1盏杀虫灯诱杀成虫,杀虫灯底部距地面高度1.5~1.8米;释放赤眼蜂防控向日葵螟,放蜂量为4.5万头/亩, 蜂卡放置在花盘下第1~2片叶子的背面,且均匀分布于田间。

4. 全生育期突发病虫害防控技术

从播种期到成熟期优先选用高效、低风险对蜜蜂安全的农药防控突发性病虫害。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模式主要适用于北方向日葵绿色产品生产区。

四、注意事项

调播期避害是防治向日葵螟的主打技术,防效可达90%以上,但是在河套灌区部分向日葵种植区不适宜调整播期。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土壤粘重不利于器械操作只能人工播种,个别农户播种向日葵面积大,播种时间过长;二是田间不能同一时间浇灌黄河水,部分地块土壤干后播种已错过最佳播期。因此,在上述个别地块推广释放赤眼蜂生物防控、性引诱剂诱杀、杀虫灯诱杀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