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玉米药害种类与症状
时间:2021-11-18 来源: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赵丽萍
字号:

除草剂对玉米造成的药害屡见不鲜,这与当前农民应用除草剂技术水平较低密切相关。不同化学类型的农药造成药害的症状是不同的。为了便于诊断,下面将玉米常见的几大

类农药药害症状与缓解措施简介如下:

一、玉米药害种类与症状

1 、三唑类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中三唑酮(商品名称有粉锈宁等)经常被用来处理玉米种子,用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当用药量超过推荐剂量时,极易导致玉米药害。土壤低温有利于药害产生。药害症状常表现为玉米出苗延迟,一般较正常玉米晚出苗2-3天,玉米出苗后,株型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色深绿,根短小,根毛稀少。药害轻者可逐渐恢复正常,药害重者不能拔节,严重减产或绝产。

2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属于这一类。它们是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时对植物有刺激生长作用,高剂量时将抑制植物生长。主要用于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苗后茎叶处理适宜施药时期为玉米4-6叶期。当使用过量或玉米6叶后施用,常会引起药害。症状为叶片扭曲,形成葱状叶,下部茎叶丛生在一起,气生根畸形上卷不与土壤接触,雄穗很难抽出,茎脆易折,叶色浓绿,严重的叶片变黄、干枯,无雌穗。

3 、苯甲酸类除草剂

该类除草剂具有生长素或干扰内源生长素的作用。土壤处理时通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玉米苗前使用过量时,初生根系增多,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减弱,叶形变窄。玉米苗期使用过量,主根扁化,叶片长成葱状叶,茎脆弱。

4 、酰胺类除草剂

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草胺常被用于玉米田,苗前土壤处理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如果使用过量,会使玉米植株矮化,有的不能出土,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俗称甩大鞭),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土壤粘重冷湿有利于药害产生。

5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

玉米田常用的这类除草剂品种主要有阿特拉津。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可有效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以根吸收为主,茎叶吸收很少,能迅速传导到植物分生组织及叶部干扰光合作用。如使用量太大,可使玉米叶片失绿或变黄,生长受到抑制并逐渐枯萎。苗后玉米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有药害。

6、 磺酰脲类除草剂

此类除草剂是超高效的除草剂,可被作物的根、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向上和向下传导。宝收(阔叶散)于玉米4叶期,可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在低温多雨的情况下可造成药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叶脉呈褐色,生长受到抑制。玉农乐在玉米3-5叶期茎叶喷雾使用,可有效防治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绝大多数玉米安全,仅个别品种表现药害症状。宝成在玉米苗后1-4叶期施药安全,5叶期施药遇低温多雨、光照少可使玉米受害,症状为叶发黄,10-15天恢复正常生长。施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玉米田对此类药物敏感(如辛硫磷)两种药物使用间隔期为7天以上。

二、玉米药害的缓解措施

田间施药后的一周内要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药害,要立即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增温保墒,积极防除病虫害,以提高玉米抵抗药害的能力。同时还要立即采取如下相应的补救措施:

1 、三唑类杀菌剂产生的抑苗药害,如果药害较轻时,可不用采取任何措施,一般能自行恢复,如果药害非常严重,应考虑补种或毁种,以免严重减产或绝产。

2、 对激素型除草剂如2,4-D丁酯、百草敌等造成的药害,可喷洒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或活性炭等,以减轻药害。

3、 对于触杀型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使用化学肥料促使玉米迅速恢复生长,尽量减少药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4 、土壤处理除草剂产生的药害,可采取趟地、灌水泡田、反复冲洗土壤等措施,尽量把土壤中的残留药剂冲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