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实用技术】口蹄疫的流行与防控
时间:2024-11-05 来源:市疫控中心、兽医科 作者:永荣
字号: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

  【流行病学】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水牛、牦牛等)、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防控】 

  国家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疑似疫情处置,对疫点实施隔离、监控,禁止家畜、畜产品及其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疫情确诊后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按照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处置措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