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果实酸甜可口,素有“浆果之王”之美誉,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果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化肥施用量偏高,尤其是氮肥施用过量,土壤中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供应障碍等问题,影响果实口感品质,造成土壤富营养化,土壤酸化或次生盐渍化等现象,提出以下施肥建议。
1.重视有机肥料施用。施用完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可以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亩基施有机肥3—5m³,定植前伴随机械旋耕整地施入。
2.掌握施肥频次与施肥量。常规施肥模式下,化肥分5—8次施用,底肥占总施肥量的20%,追肥分别在初花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期施用,施肥比例分别占总施肥量的20%、30%和30%。草莓对锌硼钙需求量较大,依据土壤情况及草莓长势,施用硫酸锌0.5—1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叶面喷施0.3%的氯化钙2—3次;果实转色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增糖、提色,有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量依据产量确定,亩产2000公斤以上,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5—20公斤/亩;亩产1500—2000公斤,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2—15公斤/亩;亩产1500公斤以下,氮肥(N)13—16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3.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现蕾期第一次追肥,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2—3公斤/亩;开花后第二次追肥,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2—3公斤/亩;果实膨大期第三次追肥,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2∶1∶6)2—3公斤/亩。每追施2—3次化学肥料,建议结合施用氨基酸、腐殖酸等有机肥料,在保证营养全面供应的同时,还能起到预防根系早衰的功效。每次施肥前先灌清水20分钟,再进行施肥,施肥结束后再灌清水30分钟冲洗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