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巩固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对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按照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要求,加快推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促进我区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继续开展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为深入推进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有效利用项目资金,不断提高示范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兼顾油料等特色经济作物,落实“大园区”理念,依托优质高效增粮项目,支持建设21个重点园区,推技术、提单产,因地制宜集成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打造高产典型。各地要统筹种植、种业、农机、科教、社会化服务等相关项目支持,在优势主产区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打造高产技术示范村。依托具备条件的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机生产企业,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示范,进一步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实施,强化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夯实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装备支撑。
(一)高效增粮示范
1.规模目标。在全区打造100个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每个示范区1000亩左右(设施蔬菜500亩以上)。具体为,玉米40个、小麦3个、大豆2个、水稻4个、马铃薯7个、优势特色作物44个。要求基础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总示范面积10万亩左右,辐射带动100万亩。其中重点打造10个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面积不低于1000亩,提高试验示范的精准度和主推技术到位率,创建高产攻关片,具体为玉米3个、大豆2个、马铃薯2个、小麦1个、水稻1个、油菜1个。
2.技术目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实际,针对制约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找准主攻方向,解决技术短板,明确增产潜力。以合理密植为主线,落实综合园区建设思路,加快“五良”系统集成,持续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分区域、分要素、分环节抓好耕种管收全过程,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重点集成示范 “五统四控三提两增”技术模式(五统: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四控: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三提:提升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两增:增产、增效)。每个示范区至少示范推广1套技术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可结合实际在重点区域和优势作物上开展高产攻关片区建设。结合种业、耕地、农机、社会化服务、肥水、植保等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储备一批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重点区域和优势作物上开展高产攻关片建设。
3.数量目标。示范区平均单产水平要高于周边区域平均水平5%以上。各示范区要在作物生长关键期至少组织开展2次观摩培训活动,其中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至少组织1次盟市级观摩培训活动,累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不少于100人次。
4.质量目标。按照优质高效发展要求,示范区全面推进“四控”行动,化肥、农药和水资源利用率要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化肥、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实现减量化,水分生产率和地膜回收率得到明显提升,力争实现示范区节本增效5%以上。
(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
建设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0个、自治区级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0个,稳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防灾救灾能力。聚焦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作物,分区域建设北斗导航系统和机收减损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8个,通过示范推广,带动机耕机播机收质量不断提高,助力作物单产提升。结合产业需求,分区域建设农机装备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基地6个,探索重点农机装备创新、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新模式,实现边研发边熟化边推广。各项目要适时开展观摩活动或专题培训1次及以上,参加观摩或培训农牧民累计不少于50人次。
二、实施内容
(一)高效增粮示范
开展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三区”建设,将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打造成为集成果展示示范、技术集成推广、现场观摩培训于一体的引领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高效生产的样板典型。
1.技术攻关区。各示范区可针对当地生产条件、主要栽培作物、关键制约因素等,探索性组织开展主要作物优质高效生产重点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集成,突破生产技术瓶颈,开展前瞻性试验研究。集成示范一批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研发、组装、配套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增产技术模式,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评比展示区。将近年试验示范效果好、品质优、可推广的优质品种、技术模式、“四控”措施等进行集中评比展示,直观体现各自优势,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有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旗县,可选择适宜当地的最优带型、品种及技术,在展示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
3.示范推广区。重点示范“五统四控三提两增”先进技术模式。按照“五统一”等标准化技术模式,梳理生产标准,形成技术规程,打造高产攻关片,为农民提供最直观的优质高效生产样板。玉米重点示范推广密植精准调控高产和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大豆示范推广大垄高台和大垄密植浅埋滴灌等技术,马铃薯示范推广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等技术,其他作物选择适宜本地的绿色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示范。展示技术集成推广的效益和成果,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明显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
1.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由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申报,重点支持粮食种植面积较大的旗县以及往年自然灾害频发的旗县。安排每个应急作业服务队补助资金7万元,支持购置部分应急救灾机具关键零配件、开展积水抢排、干旱抢浇、强降水来临前抢收、湿粮抢烘、倒伏作物抢收等农机应急救灾作业演练活动以及农机手应急救灾机具改装换装、作业技术培训等。当有紧急情况时,服从农牧部门调度开展农机应急救灾作业服务。
2.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由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申报,重点支持粮食种植面积较大的旗县以及往年自然灾害频发的旗县。安排每个自治区级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补助资金14万元,支持购置部分应急救灾机具关键零配件、机具应急改装换装、应急救灾作业及相关内容演练培训等。无灾害发生时,可结合实际开展高性能播种、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玉米籽粒直收、粮食烘干等作业环节社会化服务,补助标准不超过服务价格的30%。
3.北斗导航系统和机收减损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由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申报。安排每个基地补助资金4万元,支持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场观摩和宣传培训等,玉米基地鼓励使用籽粒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对比监测传统种植、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作业模式的出苗情况和实收产量,鼓励增加单北斗作业模式进行对比。主要粮油作物基地按照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开展机收损失监测,分析对比不同作业模式的机收损失率。
4.农机装备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基地建设。由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独立申报,也可与农机生产企业联合申报。安排每个基地补助资金10万元,支持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机生产制造企业)等开展机具田间试验,强化功能测试,及时掌握评价意见,持续优化机具性能,努力缩短产业化周期。召开现场演示观摩活动,努力扩大应用范围。
各项目申报主体应具备以下条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经营耕地能力(包括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带地入社等,下同)应不低于200亩,原则上成立2年以上,有一定规模和服务能力,管理制度健全、运行机制良好、经营关系相对稳定(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按《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培育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执行)。农机生产企业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场所应在自治区内,且具有较好社会信誉,运行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具备一定的创新研发和制造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自治区成立由农牧厅、财政厅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负责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的组织协调、安排落实、方案制定和调度检查等工作;自治区农牧厅、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负责实施情况督导检查;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具体负责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的安排落实。盟市、旗县也要成立工作专班,各地农牧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财政部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保障优质高效示范增粮行动顺利实施。
(二)强化项目管理。盟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旗县实施方案高效增粮示范方面要分作物明确实施地点、“三区”建设内容、主推技术,制定绩效目标,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方面要明确实施主体、细化建设内容。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方案需和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共同制定。相关盟市农牧部门组织专家对各旗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申报主体。各盟市将本级及审核后的旗县方案于3月31日前报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鼓励各地财政给予支持,加强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各地要收集整理工作资料,形成完整的工作档案。
(三)强化指导服务。自治区成立由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相关科研院校专家组成的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专家指导组,指导组实行推广科研“双首席”工作机制,各地也要成立技术指导组,各级指导组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同时依托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团队和产业技术体系,负责对旗县实施方案把关审核,确定区域主推技术,加强生产全程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工作,总结完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旗县农机推广机构要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程指导,自治区、盟市农机推广机构要适时开展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巡回指导等工作。
(四)强化观摩宣传。自治区将适时召开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现场观摩培训会,启动观摩周活动。各地提前谋划观摩工作,逐级逐片开展观摩,组织以种植大户、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现场观摩,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区要在显著位置树立统一样式的标牌,“三区”内要设立试验展示牌,明确具体内容、技术路线等。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地点要在显著位置树立标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参照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牌匾样式制定)。各地要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宣传报道,盟市每季度择优遴选2期以上简讯,在农牧厅网站优质高效增粮专题宣传栏中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五)强化监督考核。各地要把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抓手,自治区将按月调度项目实施情况,并进行绩效评价,将方案印发、资金到位、指标完成等作为评价指标。自治区将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资金拨付及时的项目盟市和旗县,在项目分配上给予优先安排;对工作不力、实施效果差、资金迟迟不到位的项目盟市和旗县,减少下一年度项目和资金安排。
(六)强化工作总结。各地要及时做好行动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梳理示范区建设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中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规范采集试验数据,科学分析试验结果,创新集成和提升完善技术模式,总结提炼高产高效模式,形成典型经验。各地要认真总结做法和成效,于2024年11月15日前将工作总结以正式文件报送自治区农牧厅。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专家指导组
2.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片任务分解表
3.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督导组分工表
4.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任务分解表
5.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申报表
6.2024年内蒙古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XX盟市XX
旗县XX作物千亩示范区(标牌样式)
7.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基地标牌参考样式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专家指导组
作 物 |
专家类别 |
姓 名 |
单位职称 |
联络员及电话 |
玉米 |
推广首席 |
马日亮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推广研究员 |
周 璇 13347124312 |
科研首席 |
王志刚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
大豆 |
推广首席 |
高 杰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高级农艺师 |
于治广 15754886075 |
科研首席 |
孙宾成 |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
小麦 |
推广首席 |
融晓萍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推广研究员 |
苗 琦 15147088186 |
科研首席 |
张永平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
马铃薯 |
推广首席 |
刘富强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推广研究员 |
昊 翔 15049121908 |
科研首席 |
李 斐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
水稻 |
推广首席 |
聂丽娜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高级农艺师 |
武志峰 13654879507 |
科研首席 |
徐兴健 |
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
杂粮杂豆 |
推广首席 |
李丽君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高级农艺师 |
段 慧 15389803131 |
科研首席 |
赵宝平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
油料 |
推广首席 |
贾利欣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处推广研究员 |
白 雪 18247158561 |
科研首席 |
于海峰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 |
||
蔬菜 |
推广首席 |
李志平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推广研究员 |
曹 慧 13404818835 |
科研首席 |
王 永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员 |
||
甜菜 |
推广首席 |
鲍红春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推广研究员 |
肖 强 13848916481 |
科研首席 |
史树德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
中药材 |
推广首席 |
李文彪 |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处推广研究员 |
吕艳霞 13947102272 |
科研首席 |
盛晋华 |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
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作物技术处,李丽君任办公室主任。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示范片任务分解表
盟 市 |
玉米 |
小麦 |
大豆 |
水稻 |
马 铃 薯 |
优势特色作物 |
小计 |
|||||||
杂粮 杂豆 |
油菜 |
向日葵 |
胡 麻 |
蔬菜 |
甜菜 |
中草药 |
其他特色作物 |
|||||||
呼伦贝尔市 |
2 |
1 |
1 * |
2 |
* |
|
2 |
2 |
10 |
|||||
兴 安 盟 |
5 |
1 * |
3 * |
1 |
1 |
1 |
2 |
14 |
||||||
通 辽 市 |
12 |
|
1 |
2 |
1 |
1 |
1 |
2 |
20 |
|||||
赤 峰 市 |
6* |
1 |
2 |
2 |
1 |
1 |
1 |
2 |
16 |
|||||
乌兰察布市 |
1 |
2 |
1 |
|
1 |
1 |
6 |
|||||||
呼和浩特市 |
2 * |
1 * |
1 |
1 |
1 |
1 |
7 |
|||||||
包 头 市 |
2 |
2 |
|
1 |
5 |
|||||||||
鄂尔多斯市 |
5 * |
1 |
1 |
7 |
||||||||||
巴彦淖尔市 |
2 |
2 * |
1 |
2 |
1 |
2 |
10 |
|||||||
锡林郭勒盟 |
1 |
1 * |
1 |
|
3 |
|||||||||
乌海市 |
1 |
1 |
||||||||||||
阿拉善盟 |
1 |
1 |
||||||||||||
合 计 |
40 |
3 |
2 |
4 |
7 |
7 |
4 |
5 |
1 |
6 |
4 |
3 |
14 |
100 |
注:1.各地可在已标注的旱作示范区数量基础上,结合实际针对不同作物增加旱作示范区数量。
2.*自治区级综合示范区,玉米: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小麦:巴彦淖尔市,大豆: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水稻:兴安盟,马铃薯: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油菜:呼伦贝尔市。
附件3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效增粮督导组分工表
分 组 |
组 长 |
督导作物 |
技术专家 |
联络员及电话 |
第一组 |
李志伟 |
玉米、水稻、小麦 |
马日亮、融晓萍、聂丽娜、张力 |
周 璇 13347124312 |
第二组 |
董奇彪 |
马铃薯、杂粮杂豆 |
刘富强、李丽君、徐冰雪、何霜霜 |
昊 翔 15049121908 |
第三组 |
侯丽丽 |
大豆、油菜、向日葵、胡麻 |
贾利欣、高杰、李丽君、刘丰 |
于治广 15754886075 |
第四组 |
李志平 |
设施蔬菜、红干椒、甜菜、中草药 |
肖强、贾晓东、 鲍红春、吕艳霞、董子涵 |
曹 慧 13404818835 |
附件4
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任务分解表
盟市 |
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个) |
自治区级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个) |
北斗导航系统和机收减损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
农机装备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基地 |
呼和浩特市 |
- |
1 |
1(种植玉米) |
1(马铃薯捡拾装袋机) |
包 头 市 |
- |
1 |
1(种植玉米) |
- |
呼伦贝尔市 |
2 |
1 |
3(分别种植小麦、玉米、油菜) |
1(高端牧草收获机) |
兴 安 盟 |
2 |
1 |
2(分别种植水稻、大豆) |
1(高速精量播种机) |
通 辽 市 |
1 |
1 |
3(2个种植玉米、1个种植大豆) |
- |
赤 峰 市 |
2 |
1 |
3(分别种植玉米、大豆、谷子) |
1(中药材收获机) |
锡林郭勒盟 |
- |
1 |
1(种植马铃薯) |
1(牛羊分栏保定、 饲草料铲(抓)设备) |
乌兰察布市 |
1 |
1 |
1(种植马铃薯) |
- |
鄂尔多斯市 |
1 |
1 |
1(种植玉米) |
- |
巴彦淖尔市 |
1 |
1 |
2(种植小麦、玉米) |
1(移动式黄河水直滤水肥 一体化灌溉设备) |
合计 |
10 |
10 |
18 |
6 |
附件5
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申报表
申报主体名称 (盖章) |
||||
地 址 |
||||
法定代表 |
联系电话 |
|||
应急作业能力 |
||||
基本情况 |
一、人员情况(主要介绍技术人员结构、人员应用技术能力等) 二、装备情况(主要介绍农用水泵、喷灌机、履带式拖拉机、收获机械和烘干机等应急作业农机装备保有情况)。 三、场所设施情况(主要介绍目前固定的经营场所、机库棚和维修间情况) |
|||
旗县农牧 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盟市农牧 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自治区级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申报表
一、申报主体基本情况 |
|||||||
名称(盖章) |
|||||||
地 址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
法人代表(理事长) |
移动电话 |
||||||
首次注册时间 |
变更登记时间 |
||||||
主要种植作物 |
|||||||
占地面积 |
办公场所面(㎡) |
||||||
机具库棚(㎡) |
|||||||
维修车间(㎡) |
|||||||
申报主体人员基本情况 |
|||||||
项 目 |
2022年 |
2023年 |
|||||
年度总收入(万元) |
|||||||
年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亩) |
|||||||
年农机作业服务收入(万元) |
|||||||
拥有农机原值(截止申报日期) 万元(大写) |
|||||||
拥有农机具总数(截止申报日期) 台(套) |
|||||||
二、申报主体现有机具情况(可另附页) |
|||||||
机具品目/名称 |
产品厂家品牌、型号 |
数量(台套) |
购置时间 |
||||
1 |
|||||||
2 |
|||||||
…… |
|||||||
三、申报主体近两年来运营主要情况和成效(800字以内,可另附页) |
|||||||
四、证明材料 |
|||||||
1.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银行开户证明复印件,近三年财务报表、固定资产证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未被列入异常名录网络截图。 2.申报主体场院外景、办公场所、机库棚(维修间)照片各1张。 3.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制式合同书(协议)及近2年明细表,合同书和明细表要体现服务面积数和相关人员签字。 (以上材料作为申报材料附件报送,均加盖申报主体公章) |
|||||||
五、旗县农牧部门意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六、盟市农牧部门意见(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北斗导航系统与机收减损技术应用
示范基地申报表
申报主体名称 (盖章) |
|||
法定代表 |
联系电话 |
||
地 址 |
|||
建设面积 |
基地拟种植 作物类型 |
||
基本情况 |
简述组织规模、人员配备、自有或流转耕地情况、机具储备(含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从事农业生产年限等基本情况 |
||
旗县农牧 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盟市农牧 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农机装备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基地申报表
申报主体名称 (盖章) |
||||
地 址 |
||||
法定代表 |
联系方式 |
|||
示范机具 |
机具来源 |
|||
种植规模 |
||||
基本情况 |
一、发展现状 (除介绍基本情况外,需明确自有或流转耕地面积,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意愿承担相关试验示范任务。) 二、人员情况 (需明确有专业技术人员,可承担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任务,并可根据要求做好科研样机田间操作、试验数据记录、机械化农艺模式制定等科研辅助工作。) 三、应用场景 (需说明应用地块耕地情况(地形、土壤类别),明确可为项目相关机具装备的田间试验、技术集成示范提供合格的场地条件。) |
|||
设备设施条件 |
(主要介绍现有机具、机耕道、机库等情况) |
|||
旗县农牧 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盟市农牧 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6
2024年内蒙古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
XX盟市XX旗县XX作物千亩示范区(标牌样式)
示范面积:示范区面积×亩,辐射带动面积X亩
实施内容:
2. …… 评比展示区:
实施单位: 自治区指导专家: XX盟市技术指导人员: XX旗县技术指导人员: |
注:1.标牌尺寸6米×3.5米,彩喷,铁架。
2.作物名称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单一作物,也可为特色油料或间套作的多种作物。
3.标牌底色一般为蓝色、字体大小根据内容自行确定,盟市内统一。
附件7
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基地标牌参考样式
例:农机装备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基地
建设目标: 基地位置:×镇×村 基地面积:××亩 建设内容: 技术支撑单位: 指导专家: |
注:1.标牌尺寸3米×2米,彩喷,铁架。
2.标牌底色一般为蓝色、字体大小根据内容自行确定,盟市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