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后补是一种补助政策,旨在强化畜禽养殖经营者的强制免疫主体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财政直补”的目标。其目的是解决“免疫责任主体错位、疫苗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促进养殖企业动物防疫主体责任的回归,形成自主采购、自行免疫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有利于促进强制免疫责任明晰化
在以往的动物疫病免疫模式下,政府包揽一切工作,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政府实施、政府免费提供疫苗。养殖场户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误认为政府就是动物强制免疫的责任主体。《通知》指出:“实行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支持免疫服务主体多元化,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免疫等多种形式并举;落实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谁生产谁负责,谁受益谁付费”。新的防疫政策实施后,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申报、采购、种类选择、免疫服务等环节都得依靠养殖户自己,增强了养殖场户做好免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强化监管力度,提高疫病检出率
在以往动物疫病免疫模式中,养殖户常常以疫苗注射后引起应激反应等为由对采样监测等工作不予配合,这就会因采样检测实施不利而导致养殖场动物疫病传播。《通知》指出:“养殖场户都要配合采样监测,据实填强免疫苗使用量和畜禽养殖量,认真填写养殖档案,主动申报产地检疫、养殖档案、免疫效果评价等。”只有按要求做到了上述工作才可以获得补助。这样一来,就会提高产地检疫率,强化动物疫病监管力度。
有利于迎合养殖场户对疫苗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在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的模式下,供应的疫苗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养殖场户对于疫苗的可供选择的空间不大。随着兽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多联苗、基因缺失苗、活载体疫苗等种类疫苗被不断研发与应用。在“无抗、减抗、替抗”的大背景下,疫苗接种成为减少动物疫病发生最强有力措施,养殖场、户根据生产需要的不同,对疫苗种类、质量、售后服务等环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知》指出,将放开强免疫苗经销渠道,实行养殖场户自主采购,推行强免疫苗补助“自主申报、在线审核、直补到户”。这样一来,疫苗采购自主权交给养殖场户,就更能满足养殖场户的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