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时间:2024-05-14 09:43 来源: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字体:        

2024年5月2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鄂尔多斯市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中办发〔2023〕44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党办发〔2024〕3号)精神,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方案》提出的目标

《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0万亩,耕地盐碱化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全方位成效,改造提升盐碱耕地236万亩,现有耕地盐碱化趋势有效遏制,盐碱地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全面突破。

三、《方案》部署的重点任务

《方案》围绕5个方面,部署了15项重点任务:一是强化盐碱地综合利用基础保障方面。建立全市盐碱地资源数据库,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支撑;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分区域、分阶段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重点任务;加快建立盐碱地监测体系,分区域分类型逐步将盐碱耕地纳入管护范围,完善盐碱地监测管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风险评估,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防止产生生态环境问题。二是持续推进盐碱耕地改造防控方面。实施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工程,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全面提升耕地综合产能,到2025年开展盐碱耕地提升改造与综合利用10万亩;开展耕地盐碱化综合防治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分区分类推广使用不同节水灌溉技术模式,优化施肥、耕作等农技措施,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三是稳步推进盐碱荒地开发利用方面。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原则,梯次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林地草地湿地荒漠盐碱地治理。四是加快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分类施策利用盐碱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打造全产业链条;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盐碱地开发改良、产销加工、农食文旅等业态融合发展。五是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攻关方面。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科创示范基地,构建“政府主导+科研院所指导+头部企业实施”协作机制;强化耐盐碱品种培育和鉴选,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适宜当地种植的耐盐碱作物品种的培育和鉴选,积极发掘和培育耐盐碱林草新品种;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项目支持力度,以“育种”和“治地”等关键环节为重点,部署一批科技项目,支持各项科技平台稳步运行;依托盐碱地综合利用科创示范基地,集成优化“鄂尔多斯模式”,推广示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重视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和盐碱地改良要素保障要求,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本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机制。

四是加强水资源保障。全面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网络体系,不断提升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

实施方案见附件: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