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经验实施方案》解读

时间:2023-12-01 08:55 来源:政策和改革科 【字体:        

10月26日,市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鄂尔多斯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深入思考、深厚感情和深谋远虑。2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实施“千万工程”,实现了“美丽经济”、村民自治、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的互促共进,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典范。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调研报告》上批示:同意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7月27日,孙绍骋书记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专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要求出实招求实效,打基础利长远,以实而又实的行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事业发展;此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通知》,自治区党委农牧办印发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工作方案》,为学深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指明了工作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李理书记在中办《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尽快制定我市实施方案;在自治区《通知》上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切实抓好落实。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围绕李理书记“在一产重塑上迈出新步伐,在以工带农上形成新经验,在富裕增收上闯出新路子”的工作要求,充分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推动农牧业强市建设和全面乡村振兴,市委农牧办牵头研究制定了本《方案》。

二、《方案》提出的目标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100个(其中,打造共富示范乡村20个左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0;嘎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30万元,其中收入超过50万元、100万元、1000万元的嘎查村占比分别达到50%、30%、10%以上。到2030年,全市嘎查村全部达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标准(其中,打造共富示范乡村100个以上);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左右;嘎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其中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嘎查村占比达到30%以上。

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生态层面,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7.5%以上,综合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打造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样板区、生态系统保护治理示范区。产业层面,在项目建设、延链补链建链上下功夫,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畜牧业产值占一产比重达55%以上,形成“臻品羊绒、上品粮菜、精品牛羊、优品奶业”四品产业集群效应。人居环境层面,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63%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大幅提升,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治理效能层面,创建一批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文明村镇,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示范乡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农村牧区新风尚,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生活品质层面,农村牧区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农牧民过上高品质的现代文明生活。

三、《方案》部署的重点任务

围绕主要目标,《方案》提出了24项重点任务,总体上归为5个方面。

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坚持以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全力歼灭毛乌素沙地为重点,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推进农业深度高效节水、城市水网联通、工业节水改造为重点,做好节水控水工作;以落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农业“四控”为重点,加强污染防治;以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十大行动”、黄河三期防洪、“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为重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深入推进一产重塑计划方面。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牧业,持续推行“工业反哺农业,二产带动一产”发展模式,深化“万企兴万村”活动,全面重塑发展路径;通过做优产业示范带,做强产业集群,培育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等途径,全面重塑产业结构;以提升农畜产品区域品牌、打造高端产业品牌、塑造特色村庄品牌为重点,全面重塑品牌优势;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为重点,全面重塑支撑动力;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全面重塑经营模式。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方面。通过强化空间规划、功能规划和建立机制等措施,提升村庄规划建管水平;以实施户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为重点,推进环境整治优化提升;以实施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危房改造、数字信息、物流网覆盖、应急保障工程为重点,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十百千”工程,以打造特色镇、示范村、美丽庭院为重点,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实现乡村全域和美。深入实施收入“双倍增”行动。通过实施村企共建行动、推广以工代赈、强化创业政策支持等就业创业举措促双增;通过深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拓宽新产业新业态等提升经营水平举措促双增;通过用活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引导农牧民参与适度规模化经营、完善激励机制等举措促双增;通过深化“三变”改革、搭建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探索“空心村”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举措促双增;通过实施“书记包村”工程、“百企兴百村”工程、“百强带百村”工程等包联强村举措促双增。五是全力抓好乡村治理提升行动。着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浦江经验”“枫桥经验”,深化农村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让农村牧区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四、《方案》的突出特点

一是明确了工作重点。坚持美村与富村并进、塑形和铸魂并重,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统筹“精美发展、精品生产、精致建设、精准增收、精细治理”五精建设,实现农村牧区农牧民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

二是提出了工作要求。坚持高位推动。建立旗区、部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认识把握“千万工程”把增进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坚持一以贯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时序安排,针对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制定解决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生态等重大关系,实现农牧业生产、农村牧区建设、农牧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

三是形成了工作合力。《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以市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方案》起草之初,2次赴浙江学习调研,聘请了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娄火明教授到我市考察指导,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旗区、市直各部门的意见,明确了各自的分工职责,形成了协同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工作机制。

可以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方案》是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指导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文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鄂党农牧组发〔2023〕7号 《鄂尔多斯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方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