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2014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5-08-04 07:00 来源:农牧业局办公室 【字体:        

  一、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全市农牧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农村牧区工作的部署与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扎实推进农村牧区系列改革,全力抓好现代农牧业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两大工程”,积极发展生猪、肉牛、肉羊、家禽獭兔及瓜果蔬菜“五大产业”,建立健全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牧区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农牧业经济持续增效

  1.农作物再获丰收。今年全市共完成农作物播种588万亩,较上年增加6.5万亩,增长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363万亩,与上年持平,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播种292万亩,较上年增加1.7万亩,增长0.6%;马铃薯播种36万亩,较上年增加2.3万亩,增长6.7%;完成经济作物播种92万亩,较上年增加4万亩,增长5%;完成饲草料等其它农作物播种133万亩,较上年增加2万亩,增长1.5%。预计全市粮食产量达35亿斤以上,较上年增长13%,完成年初计划任务的117%。

  2.畜牧业平稳发展。牧业年度,全市牲畜存栏数达1227万头只,较去年增长3.5%,其中羊存栏1089.8万只,较去年增长0.4%;生猪存栏102.4万头,较上年减少0.8%;牛存栏30.6万头,较上年增长3%;全年出栏牲畜555万头只,较上年减少3.1%,其中出栏肉牛3.1万头,同比增长3%;出栏肉羊121.8万只,同比减少1.9%;出栏猪36.5万口,同比减少10%;出栏肉禽31.7万只,同比增长0.7%。预计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6万吨,同比增长7%;奶类产量14万吨,同比增长5.5%;绵羊毛产量1.2万吨,同比下降1.5%;山羊绒产量0.2万吨,同比下降9%。

  3.主要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全市主要农产品玉米平均每公斤2.3元,较上年增长2%;小麦平均每公斤2.8元,与上年持平;马铃薯平均每公斤1.5元,较上年减少16%;牛肉平均每公斤56元,较上年增长10%;羊肉平均每公斤51元,较上年降低7%;猪肉每公斤23.3元,较上年下降12%;蔬菜价格总体较上年下降75%,农牧民收益降低,增收受影响。

  据测算,今年全市预计完成一产增加值105亿元,较上年增加7.5亿元,增长7.7%;农村牧区常驻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3500元,较上年增加1393元,增长11.5%。

  (二)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1.现代农牧业建设规模逐步增加。完成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16万亩(达旗8万亩,乌审旗、杭锦旗分别为2万亩,鄂前旗、鄂旗分别为1.5万亩,准旗1万亩),完成计划任务25万亩的64%,其中建成土地规模经营基地1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75%;土地规模经营区已采购喷灌设备14台套,配套农机具512台套;依托国家肉羊专项资金改造提升生态型家庭牧场154户,新增饲草料基地0.9万亩;新增设施农业园区面积0.1万亩,设施农业利用率达76%,较上年提高15%,由于市旗两级项目资金落实不到位,现代农牧业基地剩余建设任务纳入2015年工作计划。目前,全市共建成现代农牧业基地260万亩,其中土地规模经营基地224万亩,设施农业6万亩,现代渔业3万亩,生态型家庭牧场1170户、配套饲草料基地27万亩。

  2.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减。专题研究解决禁止发展区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完成鄂尔多斯农牧业“三区”发展规划调整工作,制定《保障禁止发展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方案》;继续执行严格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加大督查处罚工作力度,年内共开展禁牧休牧督查24次、处理偷牧案件170起、查处偷牧羊1.2万只、处理问责相关责任人347人;查处非法开垦草原案件276起,已结案231起,共涉及草原面积3万亩;办理征用草原和临时使用草原项目190起,征占用草原0.9万亩;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740万亩,其中严重发生面积354万亩,完成防治面积254万亩,防治效果达95%以上;积极落实10068万亩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5.2亿元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旗区;完成京津风沙源二期围栏封育26万亩、人工饲草基地4.5万亩等建设任务,6807万元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各项目旗区;完成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1万亩;落实草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300亩。

  3.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制定《鄂尔多斯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方案》,扩大生猪、肉牛、肉羊、家禽獭兔及瓜果蔬菜“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年内共新建、完善养殖园区20处、养殖大户984户;完成绿色瓜果蔬菜种植31万亩,全部完成计划任务;建成东胜区农畜产品平价交易市场、罕台镇农畜产品配送中心、康巴什北区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鄂前旗城川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五家尧食用菌生产加工批发市场等大型农畜产品交易市场5处;以东胜为核心的城市核心区,新建农畜产品便民直销店100家。制定《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方案》,新培育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总数达190家,共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完成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2.5%。新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93家;新认证市级龙头企业46家,总数达到173家。新培育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5个,新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7.9万亩。

  4.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1)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方面。全市9个旗区已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监管人员及检测设备;49个乡镇已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待人员、编制落实后正式运转。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以农牧业投入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为重点,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811人次,共检查各类农业投入品经营门点及场所1905个次,抽检各类农牧业投入品758个,查处兽药案件22起;检查农畜产品生产单位315个次,检测农畜产品1.1万个批次,合格率达99.8%;完成产地检疫牲畜99万头(只、口),完成屠宰检疫牲畜36万头(只、口、羽);查处农畜产品运输车辆2272辆次,其中动物运输车辆1634辆次,动物产品运输车辆638辆次,劝返929辆次。

  (2)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方面。今年我市一方面继续组织开展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周边严峻的疫情形势,通过加强公路消毒站24小时防堵、及时免疫、全面消毒等措施,切实加强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控工作。年内全市牲畜口蹄疫共免疫家畜2003.9万头只次,其中免疫牛51.1万头次、免疫羊1836.3万只次、免疫猪116.5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生猪117.3万头次;猪瘟共免疫猪116.6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共免疫家禽448.4万羽次;鸡新城疫免疫鸡444.7万羽次。小反刍兽疫累计免疫羊983.4万只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防疫部门加大防控力度,提升防控能力, 2014年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3)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方面。完成26个基层农技服务推广站项目建设选址工作,并通过下发情况通报、现场督察等形式,督促各旗区加快推进综合服务站建设步伐,目前各旗区正在积极落实综合站人员、编制、经费等配备工作。

  (4)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市场经营纠纷仲裁体系方面。已在鄂前旗、杭锦旗、准旗成功建立农村牧区土地流转服务仲裁委员会,并调处矛盾纠纷800起。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草原确权承包试点7个旗的7个苏木乡镇已成立土地草牧场经营纠纷服务机构,并实现正常运行。

  (5)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将我市农牧业系统信息平台纳入了鄂尔多斯市能源硅谷大数据项目,农牧业信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的能力得到提升,目前正在编制信息体系建设方案。

  5.惠农惠牧政策全面落实。2014年国家拨付发我市种植业良种补贴资金4169万元,年内已拨付至旗区3795万元,其余374万元于年后发放;落实国家畜牧业良种补贴资金1670万元,目前已拨付旗区835万元,发放50%,剩余资金正在陆续发放中;落实农作物投保面积5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6%;投保牲畜32.7万头只,已理赔牲畜265头,理赔金额42.6万元。

  6.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重点推广了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新品种应用、地膜覆盖、农作物种子包衣、节水灌溉等8项技术,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完成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18万亩;完成种植业新品种展示93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60万亩。继续推进并不断深化肉羊新品种培育及绒山羊、细毛羊选育提高项目,完成肉羊、绒山羊、细毛羊核心群整群鉴定1440群,新建和完善高标准牲畜配种站40个,移植优质肉羊胚胎600枚,引进澳大利亚美利奴细毛羊30只,萨福克肉羊130只。

  (三)农村牧区改革工作情况

  围绕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健全农村牧区产权制度、强化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及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等改革内容,制定并上报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关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涉农部分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各项工作。

  1.推进土地草牧场流转工作。按照转包、转让、出租、股份合作及互换等流转方式,全市共完成土地草牧场流转面积636.2万亩,较上年新增71.3万亩,增长12.6%;其中耕地160.5万亩,增加25.6万亩,增长18.9%;草牧场流转面积475.7万亩,较上年增加45.7万亩,增长9.6%。

  2.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完成国家试点鄂前旗草原确权面积1778万亩,完成总任务的97%;完成自治区试点杭锦旗土地草牧场确权面积2732万亩,完成总任务的98.4%;完成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东胜区泊江海子镇、伊金霍洛旗苏泊尔嘎镇、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乌审旗苏力德苏木、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市级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及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启动工作,目前,乌审旗苏力德苏木、鄂旗苏米图苏木、鄂前旗昂素镇7个试点乡镇土地草牧场确权工作外业测量已完成85%以上,其余地区按计划于2015年5月前全部完成。完成伊金霍洛旗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共划定基本草原467万亩,正在等待自治区验收;准旗、达旗及东胜区,正在开展草场测绘工作,按计划于2015年全部完成划定工作。

  3.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一是完善草原生态监测制度,已在全市各旗区分别建立一个国家级草情固定监测站,对主要月份的草原生态情况进行了适时监测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动态监测水平得到提升。二是完善禁休牧保护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将西部牧区休牧时间由之前的三个月(4月1日至6月30日),调整为两个月(4月10日至6月10日);将沿河地区农田、地头实行的全年禁牧政策调整为从11月1日至次年4月1日可适当放养。

  (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全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2月开始。共有19个党组织、192名党员参加了活动。在工作部署上,我局始终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高标准定位、严要求推进,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了活动有效开展。

  1.深化学习教育,切实筑牢思想基础。全局共组织集中学习324次,参学6865人次,其中局机关集中学习15次,为时11天,参学980人次;局属各单位集中学习9~20次,参学5885人次。共发放学习资料1256本,做读书笔记474本、848万字,提交心得体会474篇,报送征文稿件33篇,开展专题讨论25次,党课辅导1次,专家辅导2次。

  2.坚持开门纳谏,找准找实突出问题。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局党组坚持真开门、开大门,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方式,虚心听取党员干部及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全局共发放征求意见表2552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50次、参加座谈人员880人次,田间地头访谈1579人次,共征求到意见建议638条,经梳理汇总,共形成110条意见建议,其中“四风”突出问题44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51条、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15条。

  3.重视成果转化,立说立行抓好整改落实

  活动伊始,我局就按照市委“边学边查边改”的要求,对于主动查摆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立即进行整改。年内已整改梳理出110个问题的中的66个,整改完成率60%,其中,整改44个“四风”问题中的33个,整改51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中的25个,整改15个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的8个,其余44个问题正在全面整改中。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纪律松弛、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规占用办公用房、奢侈浪费、吃空饷等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三公经费较上年压缩60%,腾退办公用房3354平米,清理违规公务用车6辆、自行封存超编越野车6台,查处辞退吃空饷人员1名,并追缴工资13万元上缴国库。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民生民心得到关注,干群联系更加密切,班子建设全面加强,党内生活更加严格。

  (五)存在问题

  1.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低,品牌优势难以发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牧民合作组织发育滞后,产业化众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同时,一些特色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市场竞争能力弱。

  2.农畜产品安全监管压力大,监管能力建设滞后。市旗乡三级监管体系不健全,运转不顺畅,特别是乡镇一级监管缺位,既影响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也不利于农业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国家投资建设监测站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监管能力有待加强。

  3.农牧业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滞后。基层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缓慢,经费、人员、编制不能及时落实,服务能力弱,严重制约了服务“三农三牧”“最后一公里”工作。

  4.农畜产品价格下滑,农牧民增收难度加大。蔬菜价格降幅较大,猪肉价格低位运行,羊肉价格出现下滑趋势,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受影响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下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生产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中加以解决。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