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我旗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多措并举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在六大特色产业的“冲刺”上下功夫,但因我旗在畜牧业方面的基础研究、底层技术、原创性成果推广等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养殖产业发展受制于科技力量水平不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促进农牧业科技支撑作用。我旗人民政府与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为我旗农牧业科技创新突破“最后一公里”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助力我旗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主体和农业经营主体。针对我旗肉牛肉羊养殖技术薄弱,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肉牛肉羊专家到我旗开展肉牛肉羊养殖模式及饲养成本控制、疫病防治等技术指导,开办集中专题培训,在观摩中详细讲解关键实操技术,保证了技术指导实效。
二是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我旗选取多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沿黄流域肉羊低应激福利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等项目示范,针对肉羊节本增效绿色养殖关键技术和育肥出栏技术模式进行合作研究,研发筛选适宜的技术模式及日粮配方,充分发挥出我旗肉羊养殖特色优势,着力提高我旗羊肉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搭建养殖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我旗选取一处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现代农牧业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促进成果熟化转化。进一步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构建农牧业发展科技示范网络全覆盖,同时引导更多农牧高校院所等社会科研力量参与我旗农牧业技术推广,提供高质量农牧业科技服务。
四是院地合作共育本土人才,强化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养,依托重大科技任务、重要创新平台等,培养本地畜牧兽医专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共育我旗青年人才在重大科技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在项目开展全过程中,带动本地科技人才参与其中,制定《内蒙古白绒山羊羔羊育肥技术规程》《山羊去势技术规范》等养殖相关地方标准、申报专利和软著等,切实提高本地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能力。
下一步,我旗将巩固现有成果,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络与合作,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进一步创新示范、院地深度合作打造科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