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2023年科技创新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2024-01-11 来源: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 作者:糜欣苑、刘俊梅
字号: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耕地保护战略部署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在环境优化、平台打造、成果转换、人才培育等方面提速用力,打出政策“组合拳”,跑出创新“加速度”,全面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技术攻关,为鄂尔多斯市耕地质量持续提升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动力。

(一)搭建平台聚资源。鄂尔多斯市在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方面先行先试,聚集资源,搭建“国家-自治区-市”三级盐碱地综合利用科创平台,2023年成功授牌国创中心鄂尔多斯试验站,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打造了鄂尔多斯市盐碱地农牧业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基地,成功建成全区首个耐盐碱作物智能育种加速器,通过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配置,为全国从事盐碱地综合利用相关工作的科研院校等机构搭建开放共享平台,筑巢引凤,彰显鄂尔多斯市担当。

(二)引进团队发展。鄂尔多斯市通过“配套资金、搭建平台、引进团队、招商引资”,全面推行“地方政府主导+科研院所指导+头部企业实施”的多方协作机制,引进中国工程院张佳宝院士团队,成功落地中国科学院盐碱地改良先导项目,同时持续深入开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优质科研团队的合作,进一步培育壮大市本级耕地保育人才创新团队,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团队齐心协力,同向而行,为鄂尔多斯市盐碱地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共谱新曲。

(三)科技产出全达标。本年度有1项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持续完成2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和科技重大项目的年度任务,共计发表国内外高质量论文文章12篇,成功立项鄂尔多斯市地方标准5项,顺利申报国家专利11项,培养研究生10名,培养技术骨干6名,创新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与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7项,建立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模式4套,初步建设农田地力基础状况清单1套,基本形成退化农田生态修复健康评价指标体系1套,根据专家测产的结果,核心示范区玉米增产均在12%左右,对照项目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鄂尔多斯力量。

(四)成果转化出实绩。通过整合项目资源、配套市级资金,打造了开放共享的盐碱地农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目前已形成“一中心+两片区”的发展格局,打造轻度盐碱地“生物强化技术”、中度盐碱地“快速增碳培肥技术”和重度盐碱地“多水源利用与精准调控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盐碱地分级利用节水控盐的“鄂尔多斯新模式”,成效显著经自治区调研评估认为轻、中度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可在全区示范推广,重度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模式进一步熟化并进行技术效益评估后,可推广示范

(五)宣传报道强引领。2023年度,关于科技项目动态共计推送信息30条,全面向社会公众展示了鄂尔多斯市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总结出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等一系列成果,引发全国相关科研院所的持续关注,其中被央视三农、新华网、农民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市级以上融媒体采用报道共计13次。年度培训农牧民500人,将研究成果充分互惠共享,通过报道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进展和现代农牧业绿色发展的典型做法,多措并举,宣传鄂尔多斯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