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助力一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我市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工业经济与“三农三牧”发展同频共振。
万物土中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路径,是完善耕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抓手。2019—2023年,得益于我市强大的工业优势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市级财政投资力度逐步加大,亩均由1200元增加到2800元,市本级累计投资2.26亿元,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10.5万亩,通过实施“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各项工程措施,累计新建或改建了灌排渠道784公里、田间道路1750公里、农田防护林271万米、土地平整29万亩,让“小田”变“大田”、高耗水变低耗水、低产田变高产田,“米袋子”装满“幸福粮”,并促进形成了“以工哺农、工农互促”新模式,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当然,下一步我市将结合自身的二产优势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生产短板,牢牢把住粮食生产安全的主动权,端稳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为实现农业“更高、更快、更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以工哺农、工农互促”新模式添彩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