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番茄潜叶蛾生物学特性
时间:2021-12-09 来源: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赵丽萍
字号:

一、形态特征

番茄潜叶蛾成虫体长 6 毫米至 7 毫米,翅展 8 毫米至 10 毫米,体色为浅灰色或灰褐色,鳞片银灰色;触角丝状;下唇须发达,向上翘弯;足细长;触角、下唇须和足均具有灰白色与暗褐色相间的横纹。卵单产,长 0.3 毫米至 0.4 毫米,圆筒状,奶白色米到橘黄色。幼虫分为 4 个龄期。初孵幼虫为奶白色或淡黄白色,头部为淡棕黄色,体长 0.4 毫米至 0.6 毫米;2龄幼虫淡绿色或淡黄白色;3 龄和 4 龄幼虫绿色,或背部淡粉红色(依取食的寄主部位及发生时期变化),头部棕黄色,前胸背板棕黄色,后缘具有棕褐色斑纹。蛹圆筒状,初始为绿色,羽化前颜色加深,常覆盖白色丝茧。

二、为害特点

番茄潜叶蛾主要以幼虫进行为害,可以在番茄植株的任一发育阶段和任一地上部位进行危害。据观察,雌性成虫最喜欢在植株上部刚刚展开的叶片上产卵,占总产卵量的 73%;在叶脉和嫩茎上的产卵量占 21%;而产在果萼和幼果上的卵相对较少,分别占 5%和 1%。幼虫一经孵化便潜入寄主植物组织中,取食叶肉,并在叶片上形成细小的潜道,通常早期不易被发现,隐蔽性极强;当虫口密度比较高、幼虫龄期比较大时,还可蛀食顶梢、腋芽、嫩茎以及幼果。3 龄至 4 龄幼虫潜食叶片时,潜道明显且不规则,并留下黑色粪便及窗纸样上表皮,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皱缩、干枯、脱落;潜蛀嫩茎时,多形成龟裂影响植株整体发育,并引发幼茎坏死;蛀食幼果时,常使果实变小、畸形,形成的孔洞不仅影响产品外观,而且增加采收后人工分拣成本,甚至会招致次生致病菌寄生,造成果实腐烂;蛀食顶梢时,常使番茄生长点枯死,形成不育植株,进而造成丛枝或叶片簇生;此外,幼虫还喜欢在果萼与幼果连接处潜食,使幼果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

三、寄主范围

番茄潜叶蛾寄主广泛,可为害 19 科 40 种植物,主要危害茄科植物,尤其嗜食番茄,包括鲜食番茄和加工番茄。该虫还可危害马铃薯、茄子、甜椒、烟草、人参果等茄科作物,以及龙葵、银毛龙葵、南美独行菜、拟刺茄和多刺曼陀罗、直果曼陀罗、光烟草。入侵欧洲以后,该种害虫还危害水果酸浆(又名灯笼果、菇娘、洋菇娘)、菜豆以及枸杞属和锦葵属植物;此外,还可以在苋科的邹果苋,旋花科的田旋花,藜科的杂配藜、菠菜、甜菜、红叶黎,菊科的苦苣菜,十字花科的野油菜,以及禾本科的假高粱等植物上产卵和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