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玉米膜下滴灌
时间:2021-12-06 来源: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郝嘉永
字号: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需水肥量大,必须合理施肥、灌溉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杭锦后旗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水分不足是限制本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此地区农作物生产必须通过节水栽培技术来达到最大玉米产量的目的。

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双垄中间,滴灌带上有滴孔,大多数距离为30公分。利用地面给水管道(主管、副管)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该技术适用于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是干旱地区节水增粮的关键性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主要因素

1.节水:由于灌溉是管道输水,输水损失很小,滴灌时能使水比较缓慢均匀渗入膜下土壤中,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比普通灌溉省水 40%~60%,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 95%以上。

2.增温:就是增积温。一方面,地膜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挡土壤本身的热能散发到大气中,与大气进行交换;另一方面,灌溉水通过滴管滴入到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的作用。膜下滴灌技术保证幼苗在春季的生长免受低温的影响以及在秋季避免早霜遭受冻害。

3.保墒:覆膜后保持土壤墒情好,不受天气的影响。覆膜减少水分蒸发,在膜下形成水汽循环起到很好的保墒作用,滴灌和覆膜结合有效地减少了肥料流失,极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综上所述,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能够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解决气候干旱,降水少的难点问题,并且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该技术需要安装滴灌系统,初期投入较大,但是后期收益大,并且具有提升经济效益、完善品质、提高产量、水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因此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玉米膜下滴灌的这种生产模式适用于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程度较高种田大户和公司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