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政务  nmj.ordos.gov.cn

“千名农技人员送科技到乡村”服务模范典型—杭锦旗农牧业科技服务队 吴桃
时间:2021-09-18 来源:科技教育科(农牧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作者:刘嘉益
字号:

吴桃,男,35岁,水产工程师,现任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站副站长,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默默地践行着自己作为一名青年专业技术干部的价值,他将积极创新和善于钻研的精神融入到了工作当中,即使工作任务再多,也从未停下服务的脚步。

一、牢记初心,以信念点燃服务热情

一直以来,他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爱岗敬业、履职尽责、苦干实干、勇创佳绩的实际行动,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持以农牧民的需求为中心,用实干书写工作业绩。“千名农技人员送科技到乡村”行动开展以来,他一直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技术变现,让水产养殖户的收益越来越高,秉持着这份信念,他坚守在服务岗位,时刻关注每一个关键环节,解答一次次“服务需求”,攻下一个个“问题难点”,诠释了农牧人对农村牧区和农牧民的热情与执着。

二、创新研发,让科技变为真金白银

他参与的“黄河流域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作为技术第1负责人,进行南美白对虾的试验示范与技术研究,经过3年时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鄂尔多斯沿黄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淡化、标粗的技术瓶颈,彻底打破了发达地区对我市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技术封锁,并依据我市盐碱地的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自主研发的“人工海水”配方,不仅提高了虾苗淡化成活率,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经实践应用,虾苗淡化成活率达80%以上,成本相较其他方法降低了50%以上,项目成果在自治区遥遥领先,养殖户的收益也。

为了让养殖户养殖过程更标准、更规范,他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独立设计并完成了“标准化淡化车间”和“双膜南美白对虾标粗大棚”,设计了“135”养殖新模式;研究改进传统的本土池塘养殖方式。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池塘养殖集中地区,多年的“老塘”养殖一直是渔民们的头疼事,为解决这一困扰渔民多年的问题,他联合同学、同事一起研发了 “水产养殖清底除污的装置”和“一种绿色健康的池塘养殖方法”两项专利,同时研究试验新型养殖方式,探索新的生态养殖方式,经过考察学习,集装箱养殖项目试验在鄂尔多斯开展,这一方式是对北方地区现代节水、节能、生态、高效的农业综合发展模式的探索。

三、勇于奉献,用汗水编织美好明天

在负责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服务中,他深入基层,为鄂尔多斯市水产养殖户现场指导并解答养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努力利用所学研究适合本地的养殖方式。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农牧局选派吴桃长期驻杭锦旗,以水产养殖公司为技术研究的试验基地和依托,为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技术服务。每年的4月至6月,作为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本土”南美白对虾养殖专家,为鄂尔多斯市的养殖户免费淡化南美白对虾虾苗,淡化的虾苗占据了全市虾苗用量的85%以上,在养殖过程中,全市几乎所有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从业者都得到了他的技术服务与指导。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鄂尔多斯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可喜态势。

2021年“鄂尔多斯市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被自治区认定为“主推技术”,该技术可将盐碱地“变废为宝”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水产良方”之一,符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环球时报》曾以“在阴山下看‘盐碱水养海虾’奇迹”为标题报道了鄂尔多斯市奇迹般的实现北方高寒地区盐碱地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难度和广阔前景。《水产前言》报道的“高寒盐碱地养虾成功,未来想象空间巨大”是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大政方针下,认可了鄂尔多斯市盐碱地养虾是符合国家战略和水产行业最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也是对吴桃科技服务工作的最好肯定。同时,也以渔用盐降碱改良盐碱地成为现实,水产养殖修复生态的功能得以发挥,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共同编制出渔业养殖的美好明天。

以时代英雄为榜样,以服务三农为理想,他们把“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力转化成一股清流,灌溉于农牧民的“田间地头”。他同样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将成为过去,农牧业与农牧业青年干部的新征程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