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十三五”以来我国畜禽种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面对新挑战新形势新要求,“十四五”期间,为了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为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的种源基础,培育畜禽自主品种、打造民族品牌、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和扩大良种覆盖面,5月17日,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华信共享智库承办的2021首届国际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各地畜牧人500余人参会,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畜牧所4名技术人员参加。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科技赋能,种业振兴”,专题研讨了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畜禽育种前沿技术,交流研讨了促进畜禽种业良性发展的措施和自主育种的突围之路,以实际行动助力打好畜禽种业翻身仗,以全面提升我国畜禽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畜牧业加速转型升级。
畜牧发展,良种先行。峰会强调,大力开展畜牧“卡脖子”技术科研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未来将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加快推进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在进口品种国产化过程中,我国的育种能力、种畜禽性能和国外仍差距较大,畜禽种业存在潜在风险。2021年开始要扭转种质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开展优质黄羽肉鸡、地方黑猪、地方黄牛、地方细毛羊等以风味物质为育种目标的特色新品种培育。
二、加快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争取建成全球保存畜禽种质资源总量最多、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打造畜禽种质资源战略保存的“全球库”,成为世界领先的资源创新中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三、加快建设和布局畜禽种业创新基地。全面提升畜禽种业基地条件能力,支撑我国畜禽种源自主创新。
四、加强科企地融合开展联合育种。围绕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创新育种组织方式,加强科企地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多方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建立院企地现代化育种平台,加速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核心种源新品种培育,实现高效扩繁、市场推广、产业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种业品牌。
畜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行业更需要以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本次峰会讲述了畜牧人的辛勤与智慧,展示了中国畜禽行业自强不息的成长之路。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必将吸取成功经验,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继续强化科研能力,提升科技驱动,为鄂尔多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