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术语
农用残膜:在农用覆盖薄膜使用后残留在农田中的薄膜碎片。
残膜污染:农用残膜破坏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并导致作物减产。
残膜回收:通过人工或机械作业等方式对残留在土壤和环境中的农用残膜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
残膜再生利用:将回收后的农用残膜进行清洗、破碎、塑化及添加一定量的新原料或添加剂进行重新造粒生成新的可利用的母料或产品的过程。
(二)农用残膜回收
地膜类型:严格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80天,指标、参数均符合国家规定质量标(GB13735-2017)的聚乙烯吹塑农田地面覆盖薄膜。
回收时间: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适时回收。
回收技术:根据作物类型区域特点种植方式和生产规模的不同,选择人工捡拾、机械回收以及人机结合等残膜回收技术。
1.人工捡拾技术:在坡耕地或地膜覆盖面积较少的地区,采用人工捡拾技术进行农用残膜回收,作物收获后,播种前利用锄头等工具沿膜侧人工开沟,使压在土壤中的地膜完全暴露,然后从田头沿覆膜方向进行人工撤膜。
2.机械回收技术:在土地平整或覆膜面积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机械回收技术进行农用残膜回收,在作物收获后,播种前利用滚筒式、弹齿式等适宜的残膜回收机械,沿覆膜方向进行机械残膜捡拾。
3.人机结合回收技术:在残膜量较多的农田,机械回收后人工进行二次捡拾回收。
4.回收途径和方式
(1)设立专门的回收点来进行统一的回收。鼓励个人进行农用残膜回收。
(2)建立健全残膜回收利用体系。以农户和农村合作组织为基本单位,残膜回收站为中转,公司企业加工再利用为终端的高效回收利用体系。
(三)残膜再生利用
分类:对运到车间的农用残膜要根据其目标产品生产对原料的要求,将回收残膜进行筛选分类。
破碎:将农用残膜送入剪切破碎机,裁成5 cm~6 cm的丝状物,然后进入杂质分离槽。
清洗:废旧残膜进入杂质分离槽,利用搅拌装置除去大部分铁屑、石子、砂土及灰尘等杂物,污水进入沉淀池。
脱水沥干:清洗后的农用残膜,利用脱水机进行脱水沥干。
筛选:脱水沥干后的残膜经筛选机分离,清除杂物。
熔融塑化:脱水沥干后的农用残膜进入挤出机中熔融,并将其挤成条状的熔融物。
切割造粒:将熔融物送入冷却水槽中冷却,然后将冷却的条状塑料裁成颗粒。